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

ID:33706333

大小:13.25 MB

页数:254页

时间:2019-02-28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_第1页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_第2页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_第3页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_第4页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校代号:10532学密号:T162003丐:级: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AStudyofTheHabitatingConditionsandSpiritualWorldofJiangnanOldAdherentsintheBeginningoftheMingDynastybyWUZengliM.E.(HunanUniversity)2007thesissubmittedinpartialsatisfactionoftheRequirementsforthedegreeofDoctorofScienceSpecializedHistory

2、intheGraduateSchoolofHunanUniversitySupervisorProfessorXIAOYongmingMay,2010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吴谨日期:矽少年//月办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

3、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l、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团。(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昊增勿有张B瓤:训秒年

4、

5、只;9日日期:沙_年

6、f其>罚博士学位论文摘要明清易代后,明朝士大夫发生了身份转换,成为明遗民。明遗民在清初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而顺治、康熙两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对他们的征服。顺治年间,统治者对江南遗民主要以强硬手段打

7、击为主。受此影响,明遗民在忠君爱国情感的激励下,普遍地参与了反清运动。康熙年间,统治者以怀柔手段笼络为主,如迎合遗民心理,抚慰其心灵;制定“重道”的文化政策,拉拢明遗民;积极网罗明遗民等。受此影响,明遗民的对清态度逐渐松动,他们的“夷夏之防”思想观念逐渐淡化,多有称颂清朝和君主的言论,甚至部分遗民出仕,遗民群体逐渐分化。明遗民心系故明,然明朝已成往事;心斥新朝,又不得不生活在新朝。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中,他们有着严重的身份归属的焦虑。于是,他们纷纷追寻自己的身份归属,主动自觉地把自己确认为“IB朝人"。他们或以“遗民”自称,或利用历史上的遗民资源表现自我期许,或

8、以节妇自拟,或拼命惜发、护发以抵制清朝所希望的明/清身份转换,从身体和精神上坚持自己忠于故国旧君的身份认同。明遗民的谋生非常艰难。在“天崩地解’’的时代巨变影响下,明遗民因天灾人祸、毁家纾难、不善治生、放弃富贵等原因,陷入了生存困境,生活难以为继。为了维持生存,明遗民不得不通过务农、行医、经商、处馆、处幕等方式谋生。然而,受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和时代巨变的双重影响,除务农外,遗民士大夫对其它谋生方式基本不认可。在解决了物质上谋生问题的基础上,因无法实现通过出仕来“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遗民士大夫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生活中。他们大都有“素位”、“行乐”等重

9、视当下生活的生活理念。他们又是具有审美倾向的士人,因而从时间和空间上重新架构了“闲雅”生活。在此基础上,明遗民将个人生命寄托在书画、草木、饮食等“长物’’上,并爱恋成癖,沉溺其中,使之成为生活的重心,试图以此来游离国仇家恨和富贵功名的世俗世界,营造雅致的生活情趣。作为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遗民士大夫的社会交往也值得研究。尽管有些遗民选择了“活埋土室",不与世接,但绝大多数遗民开展着不同广泛程度的社会交往。笔者通过分析遗民之间的交往、遗民与仕清官员的交往、遗民与僧的交往,来展现他们交往的范围、交往的原因以及影响,研究他们在新朝统治下的处世原则、心态及其变化。

10、明遗民虽然基本上能够维持生存,也能够营造具有审美倾向的生活,但是作为儒家士大夫,他们仍然有着严重的精神困境。这表现在,他们充分肯定士大夫殉国的行为,但自己却在新朝继续生存,因此他们以生为耻,有深深的道德愧疚II●清初江南遗民生存境况研究感;在新朝生存,他们“惟重末路",十分注重坚守遗民节操与人格、尊严,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得不“与世交接’’,时刻面临着失节的忧惧;他们希望抗清复明,为国尽“忠’’,但在抗清过程中给百姓带来了灾难,伤害他们“安百姓"的“仁’’心;他们坚守经世济民的儒家使命,却又遭遇了生不逢时的尴尬境遇。精神困境令明遗民感到痛苦和无奈,于是如何抵制和

11、化解这些不安与焦虑,摆脱精神困境,成为明遗民共同面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