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

ID:2675886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_第1页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_第2页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_第3页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_第4页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也谈培养学生的体育课兴趣摘 要:针对学生对体育课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提出了体育教学可通过“正确引导”、“择优教材”、“优化教法”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关键词:引导、教材、教法、兴趣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1、正确引导,激发动机体育活动动机是激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的

2、内在过程,是有目的的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力。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欲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因此,只有让学生从心底里认识教逵氖涤眉壑担拍艽偈寡跃醯赝度氲教逵蔚难爸腥ァ?BR>1.1从宏观上加以引导体育教学既要向学生讲明课堂学习的目的,还要把身体锻炼、文化学习及与人类生存、生产等活动联系起来,让学生认识到体育对健体以及对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等重大作用,才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体育课学习兴趣。1.2从微观上加以剖析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任务,有目的地向学生介绍本

3、课内容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中长跑教学中,可着重向学生介绍中长跑能增强人体心脏及物质代谢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以及器官的机能,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这样使学生明白参加长跑的目的,就必然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锻炼”向“我要锻炼”的方向转化。2、择优教材,身心皆乐研究表明,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么就会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尝试、体验、去主动钻研。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体育教学要善于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及季节特点等具体情况

4、,灵活地选取一些既富有趣味性、又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材。2.1浓度与广度相结合合理地安排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使学生能够学有所趣、学有所得,是扩大学生身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教师只是在某一个方面片面地深入,学生就会逐渐产生出单调无味的感觉,使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倘若在一段时间内学习内容过于多样化,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如同“蜻蜓点水”一般,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技术的奥妙而学无所趣。2.2情境与自然相结合教材的枯燥与泛味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体育教学要将一些枯燥泛味的内容与自然界的各种趣味性

5、活动联系起来,以恰当情境教学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可与青蛙跳远、武术鹰爪、篮板球的猿猴动作等相联系,可将技术动作穿插在故事、童话中,让学生在边做、边说、边唱的气氛中完成动作;也可通过模拟阅兵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队列、队形等。2.3健身与快乐相结合让音乐、舞蹈、游戏进入体育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而且能使学生愉乐身心、调节情感、陶冶情操、有效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能使体育教学获得事半功倍之效果。3、优化教法,助兴固趣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颖、独特、富有个性

6、的体育教法,将会对学生的体育课兴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3.1精讲解、精示范教师简明扼要、风趣幽默和引人入胜的讲解以及轻松自如、优美舒展的示范动作是增强学生体育课兴趣的重要一环,如在弯道跑教学时,教师可将弯道跑的技术动作要领编成“弯道跑,弯道跑,身体微微向里倒,摆臂外大里面小”的顺口溜,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如教师示范跳马练习腾空时的“身轻如燕”,和落地时的“稳如泰山”,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强烈地震撼学生的心灵,能促使学生产生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求知心理。3.2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育现代化

7、的重要标志是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将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运用于体育教学:(1)可以克服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所产生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可以大大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2)体育是一门溶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身体锻炼的于一体的学科,可利用计算机的存储、调用、剪贴等功能,帮助学生及时突破学习的难点、快捷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可以科学地对体育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等,可以促使学生逐步实现由无趣向有趣、有趣向乐趣、乐趣向志趣的方向转化。1、毛振明.

8、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0)2、《心理学》1994年新世纪出版社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索[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