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

ID:26840409

大小:66.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9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_第1页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_第2页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_第3页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_第4页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 摘要:对以现代科技革命、社会整体转型、全球思维为旨趣的当代世界进行一种全新的哲学批判逻辑、哲学思维方式和哲学超越模式建构的哲学,都属于现代元哲学。在哲学基本问题、哲学认识论和哲学价值论等方面,信息哲学都实现了人类视阈的全新转换与多维缔造从而成为现代元哲学。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的现实条件及路径依赖,在于梳理和挖掘一系列关注点及其方法论启示,即四个关注:关注信息哲学的公共性本质;关注哲学自身的危机,从而实现哲学的信息转向;关注信息哲学的符号论迷茫;关注信息哲学的整体性思维逻辑。  

2、关键词:元哲学;信息哲学;公共性  .L.  信息哲学(information philosophy或philosophyofinformation,后者简称PI)这一新生的哲学门究竟应该作为元哲学看待,还是理应视为目前流行的领域哲学或部门哲学(例如有论者认为信息哲学是科技哲学的新范式)?如果是前者,那么,信息哲学作为元哲学何以可能?本文试就这一问题展开学术探讨,希冀引起学界争鸣。  一、何谓元哲学  对metaphysics词所作的形而上学、后物理学的译介,造成人们对上、后和元(meta)的诸多误解和歧义。实际上,上、后和元在

3、这里并不是真正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先与后、上与下,而特指逻辑意义。或者说,上、后和元不是发生学的考察,而是一种功能性的规定。这种逻辑意义或功能性的规定至少包含两重含义:一是超越,二是反思(包括批判)。前者相当于英文中的transcendenee、goingbeyond,主要指称前提、条件和根据;后者相当于英文中的contemplation和德文中的nachdenken,主要指反身自认。  西方近代哲学所实现的认识论转向业已表明或证成了这种超越和反思的基本理路。因为在从西方古代哲学到中世纪哲学关于一般与个别的争论中,按照阿奎那的定论

4、,一般只有三种存在形式:作为上帝创造世界的理念,它存在于事物之先;作为事物的形式,它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事物的概念,它存在于事物之后。也就是说,在结构与发生学意义上的一般考察已走到了尽头。而对被证明了的真的信念的不懈追求,导致人们必须思考:作为具有普遍性、必然性和有效性品格的一般知识从何而来?即认识如何发生?在思考探究这一问题时,西方近代的哲人们大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了康德式问题,即某某何以可能的追问与求解路向。譬如,西方近代哲学中的实体概念、康德的物自体概念以及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范式,都是一种基于何以可能(对条件、限度、前提等的发

5、问)的逻辑设定。实际上,这就是哲学式的元理论追问与求解方式:对前提、根据、限度、条件的自我认识。  沿循上述理论,我们必然陷入元元哲学的恶无限困境。而问题在于元哲学自身的特殊性。我们知道,前提预设是无限的,但其层次不然。如果预设的层次达到了循环,那就意味着已经进入了最高层次,即循环的出现或者最高层次的呈现是以预设已经适用于说明所可能知的一切为临界点的。这也就是当代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指出的,任何理解中都包含的承诺或约定。解释学循环的合法性就在于求得一个合理的阿基米德点,而开创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超循环理论,其依据就在于自组织系统逻

6、辑的推演。元哲学自身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本身就是这个阿基米德点;元哲学作为对所可能知的一切归根到底只能如何的形式化思辨考察,再也无法超越,达到了最高的层次,自主、自因且自明,即达到了对哲学.L.最基础理论的把握。这就相当于塔斯基对真理的语义学定义:x为真,当且仅当P。缘于此,西安交通大学已故的刘永富教授强调,元哲学更应该被合理地称作哲学基础理论;而陕西师范大学的金延教授则认为哲学的功能是考察人的认识和人的行为的逻辑基础。后者抨击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不是物理学,警惕形而上学,而是哲学(形而上学),警惕物理学,认为西方近代哲学实质是考察

7、科学知识的逻辑条件;他揶揄中国哲学安身立命的回答方式可能把形而上学(哲学)变成一个道德问题。金教授的逻辑基础(逻辑条件)完全可以理解为哲学的元追问,即元哲学问题。  那么,元哲学或者哲学基础理论一般包含或指谓哪些内容?或者说,成为元哲学的参照系或标尺何在?遵从刘永富教授的论述,就是对于以下问题的解答:哲学所特有的主题;哲学问题的本性、分类以及处理哲学问题的方法;哲学所特有的价值与目的;哲学批判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哲学能否像自然科学那样取得进步。也就是说,能圆满回答或者至少致力于解答这些问题的学问,一定属于元哲

8、学。  从抽象的可能性着眼,运用与时俱进的话语逻辑,元哲学之谓元哲学,首先得从众所周知的哲学基本问题人手,致力于回答世界以及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系列视点、视界、方式的范式性革命主题。其次,要着力考察世界主题转化的质态及其意义:是否在时代性上置换或更新了人们的视阈?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