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

ID:26899894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9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_第1页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_第2页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_第3页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_第4页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_第5页
资源描述:

《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谁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维护基层稳定,税费改革出台2000年3月,中央决定开展农村税费改革,首先以安徽全省和其他9个省区的若干县(市)作为试点。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n。三个取消是:取消乡统筹费和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两个调整是:调整农业税政策;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一项改革是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将村里原先的公益金和管理费改为以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的方式统一收取。朱基总理说,税费改革就是要把现在收取的300亿元的农业税提高到500亿

2、元,也就是从5%提高到8.4%;把其它的乡统筹、村提留的600亿元和乱收费一律减掉。农村税费改革被认为中国农村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的又一重大改革,事关发展和稳定大局。农村税费改革在很多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安徽省为例,1998年安徽省各种农村税收为33.6999亿元,乡统筹费17.5005亿元,村提留17.0866亿元,社会负担5.3178亿元,收资代劳4.0111亿元,国家、集体的总收入为77.6159亿元,这是统计表上的数字。在这个数字之外,据有关部门统计,"三乱"(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收费总额约40多亿元。2000年税费改革后,全省农民

3、负担额较1998年减少约22亿元,加上不在账的40多亿元,共减少60多亿元。此外,税费改革还有其他的一些效果,它从政策上、制度上初步规范了农民、集体、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推动了乡镇机构改革,安徽全省当年就分流乡镇临时聘用人员11万人,精简乡镇干部0.6万人,事业人员3.3万人;乡村干部从收钱、收粮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并且改变了征收方式,改善了党群干部关系,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基层财力减弱,影响义务教育但是,农民负担的降低也意味着基层政府收入的减少。调查表明,税费改革后,安徽省3万个村的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附加总额不到7亿元,平均每个村仅2万多元。而一个村要保证

4、村干部报酬、”五保户"供养和办公费用开支,每年至少也得3万元左右。农民负担是降低了,积极性也提高了,但是基层政府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很多需要基层政府支付的项目得不到保证。为了维持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在税费改革之外,各地又采取了一些配套措施,比如精简基层干部人数,甚至将小的村组进行合并,中央政府也拿出200亿元补贴困难省区的农村。但是基层政府财力减弱所带来的一些影响仍然存在,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税费改革后造成的基层政府财力减弱已经对我们国家的百年大计产生了冲击。我国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这是由1985年中共中央《关

5、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及1986年《义务教育法》等政策法规确定的。这种体制改变了当时国家统包教育的状况,与当时财政包干、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相适应。1994年国家进行财政、税收体制的重大改革,把地方财政包干制改为分税制,以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为基础进行财政分配。实行分税制后,中央政府的财力增强,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相应提高。但有些地方的财政状况却变差了,特别是在安徽这样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第二、第三产业不发达的省份,县级,尤其是乡镇财政受到很大削弱。地方干部对现行财政体制的评价是:中央财政很好过,省级财政也好过,市(地)级财政可以过,县乡两级真难过。县乡财政的削

6、弱必然影响到了农村义务教育。也就是从1994年开始,各地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地方财政无力承担教师的工资。据教育部门统计,截至2001年3月,安徽省累计欠发教师工资达17亿元,绝大多数乡镇从2000年7月起,只发教师的”四项"基本工资,不发省里规定的职务补贴、保留津贴和午餐补贴,教师工资人均下降40%,相当一部分乡镇拖欠教师工资达半年以上,有的拖欠超过一年,不少农村教师出现了生存危机,严重影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工作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为稳定教师队伍,解决教师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学校正常教学所需经费,不惜四处借贷,到2000年底,农村教育累计欠债超过

7、20亿元。但是这些措施都不是很有效,反而使地方教育的包袱越来越重,于是学校开始考虑将沉重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农民,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这种收费没有相应的规范,变成了乱收费横行乡里,致使许多学生因无力承担名目繁多的费用而辍学,不少乡镇初中学生辍学率超过10%。整个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已开始动摇。而税费改革后这种状况将更加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乡级财政)、教育费附加、教育集资3个方面。由于国家投入甚少,乡级财力薄弱,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实际上是农村义务教育主要经费渠道。1994年至1998年,安徽省农村教育费附加平均每年为7.1亿元,农村教育

8、集资平均每年3.83亿元,上述两项合计平均每年约1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