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

ID:26907181

大小:12.15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30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_第1页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_第2页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_第3页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_第4页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基本信息课名第八章认识中国的地理区域第一节北方地区(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地理差异)是否属于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否学科地理学段初中年级7年级授课日期2016年5月10日教材书名:地理七年级下册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日期:2014年12月北京市中小学“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设计大赛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韩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13681450305实施者韩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13681450305指导者孙宪云、刘彦君、吴炳义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13520578020;13

2、371786917;15801406956课件制作者韩颖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大兴北校区13681450305其他参与者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地理视角思考问题,提高地理学习能力和地理学习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逐步形成人地协调观念。本节课运用地理要素特点的分析方法,提取资料信息,通过分析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两地自然环境的差异,解释两地民居差异的原因,逐步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引导学生能够从综合思维的角度分析自然

3、要素对区域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养成从区域的视角认识地理现象的意识和习惯,掌握分析区域的方法。◆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对课标的解读:初中阶段的地理学习重在区域地理的学习,在中国地理的区域学习当中其中一点是学习区域之间的差异与联系。这里的区域差异即包含区域之间的差异又包含区域内部的差异。本节课结合资料综合分析探究自然环境对华北平原的代表建筑四合院与黄土高原的代表建筑窑洞的影响,比较北方地区内部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自然环境差异,有利于培养同学的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4、和地理学习意识。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本节课是通过收集处理地理资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提升同学的地理实践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区域的认知,并初步形成和谐的人地协调的观念。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标对应的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北方地区》部分内容。学习区域地理环境特点,比较区域内的地理差异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可以提高综合分析区域差异的能力。本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中国地理概况部分之后,即学会了分析区域地形、气候、

5、河湖、农业、工业、交通及中国地理差异、北方地区基本环境特点等地理知识后,细化学习中国北方地区内部地理差异的内容。北方地区作为中国地理部分的第一个分区部分来学习,是将已经学习的中国自然环境特点及社会经济特点赋予一个区域来学习的,是将已经学习过的分析方法在小区域中进行应用。在中国地理分区中,四大区域各有各的特点,同时在每个区域的内部又存在差异。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深化区域地理差异特点,建立区域内差异的概念,是深化概念、并初步综合的过程。本节课帮助同学初步将自然地理要素在某区域内综合,同时提升阅读图文资料、整理分析

6、信息、解决问题及利用图文的表达能力,又为分析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平原的农业、经济发展及区域问题和学习后面的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的内部差异打下基础。本节课体现了区域地理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的处理本节课与地方文化特色一节中的民居特色整合,是在同学们学习了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之后,将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两部分内容进行融合,将两部分知识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自然地理特征,并在最后进行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同学自己通过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地理特点。而将黄土高原及华北平

7、原及东北平原的农业、经济发展及环境问题放在后面一节课学习。本节课重点是落实运用资料比较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地区的主要自然地理差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补充了两地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文字资料,提供了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及东北地区三地民居的照片,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图文资料进行分析。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从地理的视角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现实中遇到的各种地理现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体现。学生

8、情况:◆学生心理认知特点七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已初步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简单想象,推理,阐述基本观点。但提取信息和概括、表达信息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同时形象思维作用并未减弱,心理特征决定他们对直观的和具体的活动或环节比较容易接受和把握。◆我校学生特点及知识储备本校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浓厚,但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在上学期已经逐步掌握了分析某地区地理位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