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

ID:26910717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_第1页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_第2页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_第3页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香港IPO折价问题研究摘要:本文研究2006年香港52家新上市公司IP0折价问题。发现IP0折价率约为25.98%。假设IP0折价率与长期回报率,可认购比率,H股类别,认购倍数,发售现有证券比例,行业,保荐人个数,保荐人声誉,和总集资额过10亿港元具有线性关系。H股类别具有显著统计值,表明上市折价率与原有股东结构高度相关。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右,如存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上市:折价:代理人问题;n股;信号作用:上市

2、承销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一、文献综述JayRitter(2003)研究了新上市股票折价问题,认为上市折价是上市公司,投资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一场博弈,是种短期现象。由Kahneman(1979)发展的期望理论认为人们重视财富的变化多过财富水平本身。Ljungqvist(2004)将IPO折价定义为IPO价格与IPO后市场成交价格的差的百分比。Ljungqvist(2004)总结出IPO折价的信息不对称,机构因素,控制权因素和行为金融四个模型。Bachmarm(2004)认为信息不对称是折价的主因

3、。LoughranandRitter(2002)从研究IPO折价的代理人问题。Corwin和Schultz(2005)发现账簿管理券商越多和IP0折价成反比Ritter(1996)发现市场可能用错误的公式进行定价。Ritter(1984)发现风险越高折价越高。Ritter(1991)和LoughranandRitter(1995)发现长期以来新上市公司表现低于其他公司。二、资料描述在香港联交所网内,本文下载了2006年所有52家新上市公司基本资料。2006年这52家上市公司共筹集3320亿港元。为Y建立模型,本文选择如下变量:三、模型建立与分析假设上市折价率与其

4、他变量是线性关系。本文运用Evicw建立如下模型。Pctdayl=7.928?C0.079*pct_year5+0.2748*pct_sub?C0.055*pct_sale+0.0163*sub_rate+23.4403*type_h+7.7717氺industry?C3.1897*sponsornum?C25.1902氺sponsornum+23.5091*fund_lbEview统计结果显示,调整后的R2只有17.33%,这个统计结果在5%的条件下是显著的。我们发现平均上市折价率为25.98%o其中截距项为7.9%。我们如下分析:1.上市折价率与长期股价呈现

5、负相关:上市公司把将质量不是很好的公司上市。2.上市折价率与可认购比率呈现正相关:这不符合预期,可认购比率越高,需求相对减少,上市折价率应该越少。3.上市折价率与认购倍数呈现正相关:认购倍数越大,市场对该股票需求就越大,上市折价率就越高。4.上市折价率与发售现右证券比例呈现负相关:大股东减少发售现有证券,这具有信号作用,减少上市折价率。5.上市折价率与H股类别呈现显著正相关:H股是香港特有的股票,n股类别是定性变量,具有(o,1)值,这符合预期。因为II股是中国大陆的国有公司。这些公司的管理层和董事大都来自于政府部门。从显著的统计值看,H股一上市,上市折价率约为

6、31%(8%加上23%)。折价上市是成功上市的保证。6.上市折价率与行业出现正相关:行业也是定性变量,1属于工业。在香港或大?工业大多属于制造业,多数为家族持有。财富效应和将来以更高的价格配股集资,公司愿意折价发售股票。7.上市折价率与保荐人个数呈现负相关:保荐人可以增加信息传递,提高透明度。8.上市折价率与保荐人声誉呈现负相关:保荐人用公司声誉资本担保,会努力增加信息透明度和减少信息不确定性,减少上市折价率。1.上帘折价率与总集资额过10亿港元呈现正相关:集资额越大,公司越愿意以折价发售股票四、结语2006年香港新上市公司存在上市折价现象。上市折价率约为25.

7、98%,相当于IP0公司派送863亿给新股东。H股类别具有显著统计值,表明香港2006年上市折价率与原有股东结构高度相关,代理人问题尤其突出。参考文献:[1]YunZhuTheRelationbetweenIPOUnderpricingandLitigationRiskRevisited:Changesbetween1990and2002FinancialManagementSummer2009Pages323-3553.[2]RichardCarterandStevenManasterInitialPublicOfferingsandUnderwriterRe

8、putationTheJ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