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

ID:26913453

大小:3.11 MB

页数:78页

时间:2018-11-30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_第1页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_第2页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_第3页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_第4页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助行器及其应》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章助行器walkingaids本章内容概述杖类助行器助行架第一节概述概念种类作用选用原则一、概念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称为助行器(walkingaids),也可称为步行器、步行架或步行辅助器等。二、种类三、作用保持身体平衡支持体重增加肌力辅助行走其它四、选用原则明确应用助行器的目的。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应对患者平衡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符合患者所处环境要求。患者需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考虑患者个人生活方式及个人爱好。第二节杖类助行器手杖腋杖肘杖前臂支撑拐一、手杖canes(一)种类与结构标准可调杖鹅颈型杖钩形杖长度不可调杖三足手杖四足手杖(二)适应证偏瘫下肢肌力减退(

2、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伤)平衡障碍(颅脑外伤或多发性硬化)下肢骨与关节病变(骨性关节炎、下肢骨折、骨质疏松或半月板切除)老年人单侧下肢截肢或配戴假肢偏盲或全盲等单足手杖适用于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如偏瘫患者、老年人等。三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稍欠佳、使用单足手杖不安全的患者。四足手杖适用于平衡能力欠佳、臂力较弱或上肢患有震颤麻痹、用三足手杖不够安全的患者。(三)测量与使用无直立困难患者单足手杖长度测量直立困难患者四足手杖长度测量单足手杖长度测量:无直立困难患者站立大转子的高度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直立困难患者可在仰卧位测量直立困难患者手杖高度测量使用方法手杖两点步行2利用单只手杖

3、和楼梯扶手上下楼梯3利用双手杖上、下楼梯4手杖三点步行1手杖三点步行伸出手杖→迈出患足→迈出健足手杖三点步行分三型:后型、并列型及前型手杖三点步行分型:后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小,健足落地后足尖在患足尖之后。步行稳定性好,恢复早期患者常用此种步行方式。手杖三点步行分型:并列型健足落地后足尖与患足尖在一条横线上。手杖三点步行分型:前型健足迈出的步幅较大,健足落地后足尖超过患足尖。此种步行稳定性最差。手杖两点步行同时伸出手杖和患足并支撑体重,再迈出健足,手杖与患足作为一点,健侧足作为一点,交替支撑体重的步行方式。手杖两点步行手杖和患足→健足利用单只手杖和楼梯扶手上下楼梯开始时健手扶楼梯扶手(

4、S),手杖放患侧下肢。利用单只手杖和楼梯扶手上楼梯。利用单只手杖和楼梯扶手上楼梯开始时健手扶楼梯扶手(S),手杖放患侧下肢。健手先向前向上移动健侧下肢迈上一级楼梯将手杖上移最后迈上患侧下肢利用单只手杖和楼梯扶手下楼梯健手先向前向下移手杖下移患侧下肢下移健侧下肢下移二、腋杖axillarycrutches(一)种类与结构(二)适应证1.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小儿麻痹后遗症、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2.双下肢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迈步的情况,如截瘫、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三)测量与使用1.测量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身长减去41cm即为腋杖的

5、长度。站立时大转子的高度为把手的位置,也是手杖的长度及把手的位置。测量时患者应着常穿的鞋站立。如果患者下肢或上肢有短缩畸形:穿上鞋或配戴下肢矫形器仰卧位测量。使用摆至步摆过步四点步行三点步行两点步行部分负重步态免负荷步态摆至步swingtogait同时伸出两支腋杖(1,1)支撑并向前摆身体使双足同时拖地向前,到达腋杖落地点附近(2,2)。摆过步swingthroughgait双侧腋杖同时向前方伸出(1,1)再将双侧腋杖向前伸出取得平衡(3,3)患者支撑把手,使身体重心前移,利用上肢支撑力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双足在腋杖着地点前方位置着地(2,2)四点步行(fourpointgai

6、t)先伸出左侧腋杖迈出右足再伸出右侧腋杖最后迈出左足三点步行(threepointgait)先将两侧腋杖同时伸出,双侧腋杖先落地。后迈出患足或不能负重的足。最后再将对侧足伸出。两点步行(twopointgait)一侧腋杖和对侧足同时伸出作为第一着地点另一侧腋杖和另一侧足再向前伸出作为第二着地点部分负重步态将腋杖与部分负重下肢同时向前移动健侧下肢迈越腋杖的足免负荷步态先将腋杖向前负重下肢向前三、肘杖elbowcrutch(一)种类与结构(二)适应证双侧下肢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小儿麻痹、某些脊柱裂;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肢体负重时,如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累及全身的双侧严重无

7、力或不协调,或双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三)使用恢复早期使用肘杖步态模式(四点步)恢复后期使用肘杖步态模式(四点步)部分负重步态恢复早期使用肘杖步态模式(四点步)将一侧肘杖向前移迈对侧下肢移对侧肘杖移另一侧下肢恢复后期使用肘杖步态模式(四点步)一侧肘杖及其对侧下肢向前移动另一侧肘杖及其对侧下肢向前移动部分负重步态将肘杖与部分负重下肢同时向前移动健侧下肢迈越腋杖的足四、前臂支撑拐forearmsupportcrutc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