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

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

ID:26919907

大小:5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_第1页
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_第2页
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罚”代“育”凸显教育之乏术笪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齐志兴某学院一年级学牛.在高数考试中带纸条入场,被校方发现后试卷当场作废,随即作出对该生处分决定。这意味着学生将失去学位证,一生将要背上一个处分污点。学院对学生的惩罚真可谓严厉,惩罚工作确实做到了“到位”和“一流”。这个惩罚给学生造成了极大的思想伍揪和精祌压力,给学生带来心灵的创伤在短时间都不是可以愈合的。由于这个惩罚,学生尊严受到了伤害,有的学生从此闷闷不乐,情绪低落,甚至厌学、逃学。这个惩罚不但会给学生带来深深的疼痛,而.给家长带来沉重的负担。因为这个处分惩罚,给学生在今后上

2、学院的道路上堵了一道门槛,这是哪个送子女去上学的家长都不愿看到的结果。这不能不让人警思。教育不能没有惩罚,对一些违纪学生来说,如果说服教育已起不到任何作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学校按其规章制度,用惩罚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确实不失为教育学生的一种必要手段。但是,既然考试违规有如此严厉的惩罚,并对学生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针对刚入校的新同学,学院对学生的诚信应试宣传教育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加强和重视对学生考前“育”的过程管理,让“育”的过程到位,这比一味地“罚”更重要。比如,学院在考前一方面加强诚信应试宣传教育,让诚信植根

3、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另一方面可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广泛讨论,充分表达自己对诚信的认识,并用古往今来一些有关诚信的历史故事熏陶学生,让学生经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与升华,触动学生心灵,提升学生人格,使学生自觉用人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同时,学院还可以与学生签订诚信应试责任书,从源头上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家长负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除了给学生以后的人生道路提供必的技能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育人,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院轻率地、频繁地对学生进行处分惩罚,以罚代管,以罚代育,这就失去了学校和老师教

4、书育人的天职,凸显了学院管理的乏术。学院规章制度的落实不能仅仅依靠“罚”来保证,如果对学生的“罚”做到了一流,而“育”和“教”却跟不上,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也严重违背了教育的终极0的。特别是当学生行为出现偏差时,教师应以极大的耐心与学生谈心、交流和疏导,使学生充分认识诚信缺失的危害性,用教育的策略和智慧对学生进行引领,摒弃学生己奋的消极错误意识,矫正其心灵,灌输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引领学生健康、阳光、向上。而单纯把纠正学生行为偏差寄托在对学生的惩罚上,把惩罚作为一劳永逸、省心省事的教育方式,一罚了事,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学

5、生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一些小错误,是成长过程中由不成熟到成熟的正常表现,学校教育正是通过不断地发现并帮助他们改正这些错误,从而达到帮助他们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但遗憾的是,一些学校、老师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上却越来越趋于简单化。我们很能理解老师们的苦衷,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忽视“以罚代管”的片面与短视。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需要老师们细心指出,耐心教导,如,有的采取罚款这种法来解决问题,则不仅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首先,由于心智的不成熟,老师对学生罚款很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会认为老师不是

6、诚心教育自己,而是为了“创收”,从而引发师生之间的敌对情绪。苏次,学生之间存在贫富差距,对于有些本来就厌学的富家子弟而言,几块钱的罚款根本起不到惩戒的B的,如果老师用罚款来对待他,反而会让他钻了空子“你罚吧,反正我家冇的是钱”;而对于那些贫闲生来说,这种罚款的办法则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这极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再次,对于那些顽劣成性的“问题学生”而言,如果交纳罚款成为一种负枳,则可能将他们逼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学校或老师对学生罚款,其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但应该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种做法并不只是个案,相

7、反,在现实中还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比如,《民主与法制吋报》昨日就报道了湖南省新邵县某中学“收取违纪罚款捐给贫困生”的事件。将“罚款”引进校园,是教育的悲哀,它彰显的是学校和老师在管理方面的惰性与乏术,应当引起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管理是教师的职责,但它更是一门学问;它需要老师付出辛勤与汗水,更需要老师展现智慧与人品。如果把学生的不良行为比作“病症”,那么罚款就是一剂副作用极大的“猛药”。这不仅背离了学校教育的0的,也会对社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