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ID:26960219

大小:74.7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_第1页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_第2页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_第3页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_第4页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5条就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教师法第37条也规定,对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职员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教育主管部门也三令五申,严禁教师直接或变相体罚学生。而体罚学生对学生造成伤害的后果教师们也心知肚明:对学生造成伤害较轻者通报批评,对学生造成伤害较重者受到刑罚处罚。但这些法规及处罚并没能阻止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发生。据我和我任教乡场6所学校老师私下交流,这

2、些学校的部分教师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体罚学生的现象;在每年两次的电大考试时,和伊犁其他县市的教师同仁住在一起,偶尔交流时,这些县市的老师们也都表示:所在学笑学的部分教师也存着不同程度的体罚学生的现象。造成体罚学生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既与学校的运作有关与学生有关,还与教师心理健康、法制意识、传统观念和当前教育的”指挥棒"等有关。如何攻克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这一”顽疾”呢?下面是笔者对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两大方面的看法,以供商榷。一、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成因(一)侥幸心理暗中作祟个别教师以身试法1、违纪违法--手段

3、高。不少教师明明知道体罚学生违纪违法,却自认手段高明、隐秘,无人知晓,背地里进行体罚,就是查起来,还可来个死无对证,死不认帐。2、自持有”理心不虚。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只不过是好心办了坏事,问题不大,何况自己还相对于学生是强势群体,自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3、家长授意--壮了胆。"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还很流行,不少家长都要求教师管严些,教师认为体罚学生似乎是"分内之事"。4、”敲敲打打无所谓。不少教师认为敲一敲,打一打,给他个警告,这也没什么大不了,况且别人就没事,自己也不会那么倒霉。正所谓"久走夜路必撞鬼",若不遏制这些侥幸心

4、理终会酿成大祸,导致犯罪。(二)处理不严变相放纵考核失察监管不力1、教师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身正为范",为了维护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光辉形象,也便于教师今后开展工作处理时难免处理不到位,有护短心态。2、体罚学生被视为责任心强。在学校领导、家长及学生心中都会认为体罚学生的老师工作责任心都较强,且教学效果好,自然一美遮百丑嘛,只要不出大事,随他去吧。3、学校的领导睁只眼闭只眼。"不管黄猫黑猫,能管住老鼠的就是好猫",只要能把学生管住,教学成绩好,不给领导添麻烦,就是好老师。4、受罚学生及家长显得无奈。他们都认为,”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

5、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算了吧。)传统影响根深蒂固不体罚就不是"好老师”1、不体罚学生遭尴尬。有一位教师因从不体罚学生出了名,学生都不怕他,故意与他对着干。不久,学生及学生家长都公开要求学校换人。2、体罚在斗争中成长。目前的教育现状仍是讲"颗颗”、"米米",不少教师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采用了"拔苗助长","强人所难"。有"压迫"就有反抗,就有斗争,有斗争自然就离不开体罚,尽管它不彻底、不合法,但体罚是解决问题最直接、最快的方式。(四)学生行为更显"猖狂”教者无奈亮”杀手锏"1、学生"懒"病很突出。据调查占学生人数的

6、10%-30%不等,农村学校相对较多,不采取措施就不完成作业,甚至不学。而面对有些老师把学生”管住”(体罚)了,考试分数就上去了的残酷现实,给了很多老师更大的挑战。2、故意捣乱、对抗多。现在的中小学生攻击性很强,面对老师的善意劝阻,只会让这些无知的学生认为是老师无能。没有顾及教师的权威与尊严,学生一意孤行。且这类学生具有很强的带动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督促、管束,无奈之下老师只好采取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也是最原始的"体罚”,来宣泄压抑的情感。(五)教师心理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行为失控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己经成为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有资料显示

7、,目前教学一线教师中有半数以上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主要表现有:从思想、感情及行为三个方面表现出敌对;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烦躁、坐立不安、神经过敏、紧张等躯体表征;心理和行为有非常明显的异常。这些心理问题都会造成教师体罚学生,影响教师把学生没当"人",而视为为一个物,一个发泄的工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其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教师的教育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内心状态,能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二、治理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五个方面,笔者提出如下的对策和建

8、议:(一)加强监督机制建设狠抓”维权"预防网络1、强监督,各校设立"维权机构"。由法律服务机构、家长委员会、教代会、学生会联合组成学生维权监督机构,向社会公开维权内容,维权热线电话,单位地址和负责人做到机构人员落实、维权效果落实和档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