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

《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

ID:26970405

大小:2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_第1页
《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_第2页
《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_第3页
资源描述:

《《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石钟山记》备课资料2●备课资料一、课文析读1.词语集注2.关于苏轼的散文对于散文,苏轼认为应自由表达,摆脱形式的束缚。他强调“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而“意之所到,则笔力曲尽无不尽意”。由于苏轼学识渊博,又不受散文形式的束缚,故他的文章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文说》)从而把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所倡导的古文运动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他的奏议和历史论文,如《上神宗皇帝书》《留侯论》《韩非论》《贾谊论》《晁错论》等,长于雄辩,善于说理,文笔汪洋恣肆,看出他受《战国策》《孟子》《庄子》以及贾谊、陆贽等文的影响。他的“记”和“随笔”是具有文学性的散文,将抒情、写景、叙事熔于一炉,

2、结构布局变化多端。如《超然台记》。以议论为主,借写“台”抒情说理。作品一开始就发议论,先阐明“游于物外”便“无往而不乐”,“游于物之内”便令人“大哀”的道理;然后再进入叙事。先明超然之理,继写超然之人,再写“台”的超然之名,无不紧扣主题,故“通篇含超然意,末路点题,亦是一法”。(沈德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放鹤亭记》的议论则在中间,从题外拈出“酒”字。与君主好鹤对照,说明“南面之乐”不能换“隐居之乐”;而《凌虚台记》则是在叙写凌虚台修建的缘起、经过和命名以后,才以“废兴成毁”的议论作结。这3篇台记的主题都是表现老庄的出世哲学,但其手法不同,姿态各异。《喜雨亭记》则是另一种手笔,把“喜”“雨”

3、“亭”分作三层来写,正写反写,实写虚写,合写分写,都扣紧主题。吻合作者的心境,流露出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文章构思新巧,笔调活泼,挥洒自如,语言轻快。而尤为著名的是《石钟山记》,写潭上夜景颇有特色,把月夜里山石的狰狞,栖鹘的惊飞,鹳鹤的鸣叫,石穴石罅发出的奇异声响,写得绘声绘色,惟妙惟肖。末段写作者因事兴叹,纵横驰骋,潇洒自得,首尾应照。故沈德潜说:“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作。”(《唐宋八大家文读本》)。3.《石钟山记》艺术特色浅析记叙和议论密切结合是本文最突出的特点。第一段边叙述郦、李对石钟山命名的由来,边进行批驳,三言两语,切中要害。第二段边叙述考察的经过,边引出了命名的真正根据。最

4、后一段在叙述的基础上指出了更广泛的议论。《唐宋八大家文读书》卷二十三云“(此文)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而或简或陋,均非可以求古人也”,很好地道出了这一特点。其次,这篇文章的记叙和议论又非平淡地记叙和议论。它们都能和写景抒情紧密地结合起来,这主要体现在第二部分中。作者用奇丽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绘声绘色的摹写,生动地刻画了幽森的夜景和夜游中的惊险场面,“多奇峭之兴”(《宋大家苏文忠公文抄》),“文最奇致,古今绝凋”。使这段考察增加了一种引人入胜的探险色彩。从另一方面说,作者又没把这段描写仅当成一段传奇文字而浪费,而是从中生发议论。引出哲理,从而产生了巨大的意义和价值。在

5、描写中,作者特别善于用映衬的手法,如第二段欲写水石之声,却先写栖鹘、鹳鹤的怪叫声,又以“心动欲还”反跌出“大声发于水上”。使文章波折层出,兴会淋漓。正因为此,前人在评这篇“记体”文章时,都公认它是“坡公第一首记文”,“子瞻诸记中特出者”。二、类文荐读新城游北山记(宋)晁补之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初犹骑行石齿间。旁皆大松,曲者如盖,直者如幢,立者如人,卧者如虬。松下草间有泉,沮洳伏见;堕石井,锵然而鸣。松间藤数十尺,蜿蜒如大螈。其上有鸟,黑如鸲鹆,赤冠长喙。俯而啄,磔然有声。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系马石觜,相扶携而上,篁莜仰不见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

6、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盾,如蜗鼠缭绕乃得出,门牖相值。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暮,皆宿。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磨戛,声切切不已。竹间海棕,森然如鬼魅离立突鬓之状。二三子又相顾魄动而不得寐。迟明,皆去。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隐追忆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阅读提示:本文是宋代山水游记中的名篇。作者把对客观景物的形象描绘,与主观感受的抒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刻画了山境的幽邃凄丽。作者对水声、风声、树叶声、鸡鸣、乌啼等声音的捕捉,也渲染了“鸟鸣山更幽”的气氛。

7、文章语言简洁生动,风格峻刻凄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