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ID:27113497

大小:60.1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1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第1页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第2页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第3页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第4页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情感教育是梁启超美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梁启超非常重视情感在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中的作用,主张通过艺术的情感来引导人们扬善美,弃恶丑,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他提倡的是艺术情感的教育思想。梁启超的艺术情感教育思想,不仅推进了个人生命本体的建构,还为人们平衡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供了现实指导。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

2、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梁启超艺术情感教育当代意义“情感”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之一,对“情感”问题的解读贯穿了其美学研究的整个过程。早期梁启超所提侣的情感,是从救国新民的立场出发,侧重于情感的社会功能;发展至后期,他更多的是从生命意蕴的角度来解读情感,侧重于情感的人生价值方面。虽然梁启超对“情感”问题的解读在前后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在主张从艺术审美中激发欣赏者健康、优美的情感上,则是前后一致的。梁启超对情感与艺术情感的重视,最终归结到一点,就是艺术情感教育的实施。在梁启超看来,艺术

3、情感教育的实施离不开两个要素,一是艺术,二是艺术家。梁启超认为,作为情感的重要表现方式,艺术把“‘情感秘密’的钥匙都掌住了”,艺术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利器,而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主体,自然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一)关于艺术情感教育的实施,梁启超明确指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因为艺术能将“那霎时间便过去的情感,捉住它令它随时可以再现”,可以“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巾此可见,艺术不仅可以再现过去的情感,还可以将个性的情感打入“他心”。因此,梁启超认

4、为艺术就是实施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并以小说(文学)、书法(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为例,对其陶情作用展开了详细的论述。梁启超关于文学移情的论述主要体现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的四种“力”:熏、浸、朿I」、提。“熏以空间言,浸以时间言”,它们的作用方式在于“渐”,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审美主体,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移情效果。“刺”是刺激之义,不同于前两种力,它的作用原理在于“顿”,讲究的是使审美主体“骤觉”,使其“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熏、浸、刺这三种力都是自外而内,是将审美对象内含的情感力量作用

5、于审美主体,从而引发审美主体在情感上的共鸣。而“提”则是“自内而脱之使出”,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融合为一,被动地接受转为积极能动地提升,是审美主体内在情感的自我升华,这也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前三?N力是小说移情的基础,到了“提”的层次就达到了移人的效果,正如梁启超所说:“文字移人,至此而极。”梁启超认为中国书法艺术应划入美术的类别,因为书法具有四种美:线的美,光的美,力的美与个性的美。这四种美就是美术的要素,譬如个性的美,也就是通过美术作品展现个性,表达内心情感。书法艺术饱含作者的情感,所以能展现出独

6、特的个性魅力,书法的精要就在此处。梁启超认为“书法是最优美最便利的娱乐工具”,不同于唱歌、跳舞、听戏这些娱乐方式,写字可以使人收摄精神,到一个静穆的境界,令身心感到舒畅。他甚至将爱好书法的人尊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虽有些绝对,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书法艺术的确具有陶情养性的作用,写字的人可以在书写的过程中舒展身心,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观赏书法艺术的人可以通过书法的线、光、力和个性之美感受作者高尚的品格与优美的情趣。由此可见,梁启超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同样是从情感教育的实施出发的。(二)艺术家作为艺

7、术创作主体,是情感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因为艺术“是把艺术家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们的“情阈’里头,在若干期间内占领了‘他心’的位置”,所以艺术家责任重大,在艺术创作中不仅要修养自己的情感,将其往高洁纯挚的方面提介,还要用美妙的技术把它表现出来。因此,作为情感教育实施的主要承担者,艺术家应该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自我情感的修养,二是表情技术的提升。关于艺术家自我情感的修养,梁启超认为第一要件是“真”,梁启超说:“情感越发真越发神圣。”强调艺术创作必须注秉真情实感,因为“真事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

8、真”既要求文艺作品情感内容的真,又要求艺术家自我情感的真,“真人”冰能创作出真情,真情方能打动人心。因此,艺术家必须拥有真挚的情感。第二要件是“善”,梁启超在评价杜茁时,曾说“他是个极富于同情心的人”,因为“他的眼光,常常关注到社会最下层”,这种由同情心发出的情感是极善的,这类表达善的情感的作品常常更易触动读者的心。因此,艺术家要具备善的情感。第三要件是“美”,梁启超对“美情”的侣导,是基于情感的真、善,梁启超认为“真即是美”,求美先从求真开始;又接受孔子的美善观,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