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

ID:27123448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_第1页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_第2页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_第3页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比研究鸡丙市中医医院黑龙江鸡丙158100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依那普利与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1H-2013年10月1日共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共62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62例患者,釆用厄W沙坦进行治疗。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结果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

2、为80.6%(50/6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2),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的血压降低幅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均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依那普利,且其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厄贝沙坦;依那普利;原发性高血压;对比作为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该病病因较为复杂且进展缓慢,好发于中老年人,可严重降低患者健

3、康水平,也是目前老年人致死、致残的主要病因【1】。目前,作为一种新型非肽类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厄W沙坦的降压效果己被临床证实【2】。木文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的实际效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汇报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12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对照组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32-65岁,平均(48.7±5.4)

4、岁,平均收缩压(164.1±13.5)mmHg,平均舒张压(108.4±7.8)mmHg;观察组中男32例,女30例,年龄30-62岁,平均(47.3±4.1)岁,平均收缩压(163.9±12.1)mmHg,平均舒张压(101.2±6.3)mmHg。排除忠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所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治疗如年龄、治疗前血压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方法:所有入组患者均与开

5、始治疗前14d停用降压药物。观察组患者口服厄贝沙坦,150-200mg/次/天;对照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10-15mg/次,2次/天。治疗6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1.3统计指标:治疗前后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冇效、无效。显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且下降≥10mmHg或舒张压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至正常范围,但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范围10-19mmHg;无效:舒张压下降未达以上水平【3】。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均使用SPSS18.0软件来进行统计和分析,

6、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取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效果注:1与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治疗后舒张压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中共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2例,干咳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对照组中共1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均为干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

7、统计学意义(P<0.05)o3结论0前,临床上使用频率较高的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β阻断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及利尿剂。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则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线降压药物【4】。依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目前药理学研究【5】己经证明依那普利可以有效阻断人体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促进前列腺素释放,进而增强血管的扩张能力,降低血压。但是依那普利可阻碍激肽酶的讲解,导致患者发生干咳等不良反应。厄贝沙坦是一

8、种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其能够选择性的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抑制血管收缩和醛固酮释放,进而降低血压。经临床研究证实,厄W沙坦治疗患者干咳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依那普利低,患者耐受性好【6】,这与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中,依那普利治疗总有效率为80.6%(50/62),厄W沙坦治疗总有效率为95.1%(5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