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

ID:27149904

大小:63.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_第1页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_第2页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_第3页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治疗月经先期患者的临床分析李晓姝(牡丹江市妇女儿童医院157000)【关键词】月经先期中医妇科【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375-02祌功经先散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散,益气生津;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山萸肉补益肝肾,固经止血;麝香活血通经达络,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有益气补肾、固冲任、调经血之功。再者神阙穴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它能与全身经络相通,与脏腑相连,通过药物的刺激和吸收,激发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

2、的阴阳平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井收治12例月经先期患者的,年龄在16〜4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5.4岁。主要根据经血色、量、质及舌脉辨其属虚、属实、属热。一般以经血量多、色紫红或深红、质黏稠,舌红,脉数有力者为阳盛血热;经血量多少不定;色紫红质稠,经前乳房、胸胁、少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为肝郁血热;经血量少、色红质稠,舌红少苔,脉虚数者为阴虚血热;经血量多、色淡、质清稀,舌淡脉弱者为气虚。1.2治疗1.2.1实热主要证候:月经先期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黏稠,夹有血块,伴口渴心烦,小便短

3、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弦滑。证候分析:里热炽盛,内扰冲任,致冲任不固,血海不宁,经血妄行,故月经先期量多;血为热灼,则经色鲜红或紫红,质稠有块;热甚伤律,故U渴,大便干结,小便短黄;热邪上扰则心烦;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或兼弦滑均为热盛之象[1】。治疗方法:清热凉血,调经固冲。常用方剂:芩连四物汤加减。随症加减:若兼烦躁易怒者,加用柴胡、丹皮、郁金;若大便秘结者,加用桃仁、大黄。若经量多者,熟地改为生地,去茯苓,酌加地榆、女贞子、旱莲草清热养阴止血;若经色紫黯夹血块者,可加益母草、茜草化

4、瘀止血。1.2.2虚热主要证候:月经提前,经量偏少,经色鲜红质稀,面潮红,手足心热,或潮热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2】。证候分析:阴虚内热,热扰冲任,故月经提前,色鲜红;阴血不足,故月经量少;面潮红,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细数均为阴虚内热之征。治疗方法:滋阴清热,养血调经。常用方剂:两地汤加减。随症加减:若经量偏多,或过期不止者,可加女贞子、旱莲草、炒地榆滋阴止血[3】。头晕耳鸣、心烦者,酌加石决明、夏枯草、龙骨等平肝潜阳,宁心安神。1.2.3脾气虚主要证候:月经先期

5、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懒言,食少纳差,小腹空坠,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证候分析: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血失固摄,故月经先期量多;气血化源不足,故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脾虚运化失常,故食欲不振;中气不足,故小腹空坠。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为脾气虚弱之征[4]。治疗方法:补脾益气,摄血固经。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加减。随症加减:若脾虚生化不足,气血亏虚,心失所养,以致心脾两虚。症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治宜健脾养心,固冲调经,方用归脾汤。2结果本组12例经治疗后,显效的

6、患者冇10例,冇效患者2例,无效0例,总冇效率达100%。3讨论神功经先散中人参、麦冬、五味子为生脉散,益气生津;鹿茸补肾阳,益精血;山萸肉补益肝肾,固经止血;麝香活血通经达络,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诸药合用,有益气补肾、固冲任、调经血之功。再者神阙穴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它能与全身经络相通,与脏腑相连,通过药物的刺激和吸收,激发经络之气,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阴阳平衡。月经先期是妇科常见病,是以月经周期异常为主的病证,辨证必须重视月经的量、色、质变化,结合脉证以辨虚、实、热。治疗重在调整

7、月经周期,应重视平时调治,本着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原则,按其证候属性或补虚或清热。对本病伴见经量过多者,治疗可分步论治,即除了平吋辨证施治外,经期可酌用相应的固冲止血之品,往往能够提高疗效。认为月经先期以虚证、热证居多,虚者以肾精不足、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多见。并得出:①阴虚内热,或气不摄血所致经行先期,多见于青春期少女。②肾气亏损,藏泻失司,所致经行先期,多见于更年期妇女。③肾虚肝郁,或肝经郁热所致经行先期,多见于育龄期妇女。故对本病应辨证论治。而对青春期少女属肾精不足、肝肾阴虚为主的月经先期者,

8、用自拟“调经汤”治疗,取得较好疗效。认为月经先期,大多由于郁热、痰热、虚热、血热等因所致。郁热宜解郁清热,痰热宜化痰清热,虚热宜养阴清热,血热宜凉血清热,总之离不开清热[5】。然不管是素体阳盛,热伏冲任,迫血下行;或相火妄动,下扰血海,迫血下行;还是素体阴虚,水亏火旺,热扰冲任,血海不宁,其热出之于肾,故临证必须设法清减肾火。同是经水先期,但有量多量少之分,其病因病机各异,“倘一见先期之来,俱以为有余之热”,一味地泻火,则会延误病情。临证必须切中病机,恰当施药,方可迅速取效。月经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