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

ID:27154968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_第1页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_第2页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_第3页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白质疏松症CT及MRI征象及临床特征孟令东1岳梨蓉21.昆明医科大学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云南昆明650021【摘要】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症(LA)的CT及MRI影像特征,为临床诊断脑蛋白疏松症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4例脑白质疏松症患者的CT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结果CT下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呈月晕状低密度影,CT值低于正常5-lOHu,较模糊边界,双侧呈基木对称形;MRI下侧脑室周围脑白质T1WI为等、低信号,两侧基木对称,T2WI是高信号斑点状、斑片状影,边界模糊不

2、清,当液体率减反转恢复序列时,脑脊液信号减至零,此时,脑组织信号的对比度得到提高,脑白质疏松灶•有更加敏感的反映,可以更明显的显示,较多病灶可显示;怀疑为LA的患者应进行FLAIR常规检查;一旦病变出现在半卵圆中心,则预示并发于其他部位,提示为较重的病症;LA常见并发症为脑萎缩及腔隙性脑梗塞,因此可见脑沟及脑室增宽、脑深部呈小圆形或多发点低密度影。结论CT及MRI对LA均有较特征性的征象,CT经济、快速、操作简单、患者的耐受性好,是LA的首选诊断方法,MRI是对病灶早期发现并确定病变范围的必要检查,对LA的临床治

3、疗及预防只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CT;MRI;征象;临床特征【中图分类号】R76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33-01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也叫脑白质损害(whitematterlesions,WML),是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脑白质在多种原因下发生的斑点状或斑片状变化[1],该病也是缺血性脑小血管病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该病在CT呈低密度影显示,MRIT1上呈等信号或低信号显示,T2加权像及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上则呈高信号显示。

4、LA的致病因素较多,血管性痴呆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脑血管疾病、一氧化碳中毒、阿尔茨海默病均可引发,也发生于正常老年人群中。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84例LA患者的CT及MRI资料进行冋顾性整理,以期为临床诊断脑白质疏松症提供可靠依据。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LA患者84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40例;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7.3±4.6岁;一侧或双侧肢体麻木或肌力减退51例,头晕12例,智力及精神障碍16例,其他5例;所有患者均行顾脑CT及MRI

5、检查。1.2方法CT检查:采用SIEMENSDefinitionAS螺旋CT机,头部平扫,参数设置:120kv,350mAs,5-10mm层厚,5-10mm层间隔,512x512像素矩阵。MRI检查采用西门子35T低场强全身扫描仪,标准头线圈检查。1.3观察指标比较CT及MRI影响特征。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所得数据,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当P<0.05吋,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CT下LA表现CT下侧脑室前、后角周围呈月晕状低密度影,半卵圆中心、体部旁呈弥漫

6、性融合或斑片状低密度影,CT值低于正常5-lOHu,较模糊边界,双侧呈基本对称形。2.2MRI下LA表现MRI下侧脑室周围脑白质T1WI为等、低信号,两侧基本对称,T2WI是高信号斑点状、斑片状影,边界模糊不清,与CT下的病变范围相一致;当液体率减反转恢复序列吋,脑脊液信号减至零,此时,脑组织信号的对比度得到提高,脑白质疏松灶具有更加敏感的反映,可以更明显的显示,较多病灶可显示;怀疑为LA的患者应进行FLAIR常规检査;LA早期的病灶仅仅限于额叶部位,之后逐渐发展至侧脑室周围枕叶及中央半卵圆中心;单发于半卵圆中心

7、的病灶较少,一旦病变出现在半卵圆中心,则预示并发于其他部位,提示为较重的病症;LA常见并发症为脑萎缩及腔隙性脑梗塞,因此可见脑沟及脑室增宽、脑深部呈小圆形或多发点低密度影。2.3LA的评分及分级采用Aharon-Ptretz法[3]进行分级:(1)当病变部位仅限于侧脑室前角旁或后角脑白质时为I级;(2)当病变部位仅限于侧脑室前角旁和后角脑白质吋为II级;(3)当病变部位分布于侧脑室后角、前角、体部脑白质吋为III级;(4)当病变部位分布于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及放射冠吋为IV级。3讨论0前,临床上对脑白质疏松症的发病机

8、制尚未完全明确,考虑脑白质的血液供应与脑血管储备能力下降、缺血易感性、脑脊液循环障碍、血脑屏障受到破坏、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解剖学、年龄及局部血液动力学。LA以皮质下白质穿支动脉内膜增厚、小血管玻璃样或淀粉样变化、脂质沉着为主要病理改变;脑深部白质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弥漫性或局限性脱髓鞘及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扩大了血管周围的间隙,空腔白质内动脉充满液体并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