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

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

ID:27159411

大小:6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_第1页
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_第2页
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_第3页
资源描述:

《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的研制林玉丹连丽娜胨冰冰许翠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烧伤整形科摘要:为了改善现有吸痰管吸痰过程中不能准确计量的缺陷,笔者研制了一种更方便计量的医用负压吸痰装置。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包括透明的具奋刻度柱状量筒和收集杯体,该柱状量筒与收集杯体通过连接阀门相互连通。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不仅可以非常方便地进行吸痰处理,而且非常方便医务人员读取和观察吸出痰液量、色及性状,提高了医疗操作安全性,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关键词:负压吸痰;计量装置;基础护理;作者简介:林玉丹(1976-),女,福建德化人,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护士长。收稿日期

2、:2017-06-28Received:2017-06-28吸痰器用于因疾病、昏迷、手术等白主排痰困难的患者,将患者喉腔内的痰液吸出并收集,使患考呼吸道保持通畅。痰液是气管、支气管和肺的分泌物,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了解使用呼吸机患者痰液量的增减与性质的改变,对了解病情和决定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亦可作为观察疗效的重要参考指标m。但现今大多数的吸痰器都是由吸痰管、负压吸引装置及收集瓶组成,医护人员在使用时,从患者呼吸道吸出的痰液会因为负压吸引直接进入到收集瓶中,不方便医护人员的正常观察和记录,使得医生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准确病情

3、数据,不利于患者的治疗恢复。鉴于此,我科设计了一种方便计量观察的医用负压吸痰计量装置,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制作方法选用聚氯乙烯、高压聚乙烯硬质材料。医用吸痰计量装置包括柱状量筒、收集杯、进液口连接管、出气口连接管、连接管、连接阀门、第二阀门体、出液口、出液1_1开关9部分组成。收集杯长30cm,直径8cm,杯体外侧壁上标识液体体积的刻度标识,计量单位为mL,筒体总容量为400mL,在收集杯底部出液口处有出液开关;柱状量筒长10cm,直径2cm,筒体外侧壁上标识液体体积的刻度标识,计量单位mL,简体总容量为25mL;负压气管体长7cm(量筒内长2cm);连接管长

4、2cm;入管体长15cm(量筒内长10cm):第二阀门体在进液口连接管筒外2.5cm处;连接阀门在连接管中上0.5cm处。医用吸痰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见图1。图1医用吸痰计量装置结构示意图下载原图1负压气管体2出气口3刻度标识4连接管5收集体6出液开关7连接阀门8量杯9进液口10第二阀门体11入管体2使用方法进行吸痰操作时,先将出液口开关关闭,同时关闭连接阀门,将吸痰管连接到入管体,打开第二阀门体,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到负压气体管,连接完毕后,再将吸痰管插入到人体的呼吸道内,最后开通负压吸引装置,产生负压吸引力,将患者呼吸道内的痰液吸起收集到该柱状量筒中,医护人员这

5、时进行观察痰液的颜色、量和性状等,完成后,关闭负压吸引装置和开启连接阀门使痰液统一收集到收集杯体内。每班认真观察记录并总结痰量。3优点3.1医用吸痰计量装置便于医生及时有效地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吸痰是患者气道管理中最基木、最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m。当呼吸道发生病变时痰量可增加,病程中如痰量逐渐减少表示病情好转,反之则表示病情有所发展。因此观察痰液量可了解病情的变化ui。在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住院过程屮,痰液标本的颜色、性状及量的准确性,关系呼吸机带机时间、抗菌药物合理性及人工气道管理措施的评估ui。新型咲用吸痰装罝的应用,使咲护人员更加直观精确地计量痰液量,

6、并能清晰地观察痰液的性状、颜色。便于医生持续动态判断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3.2医用吸痰计量装置减轻护理人员操作负担,精确计量痰液量的计算一般以24h为基准,而临床上准确的记录一直都困扰着医护人员。而新型医用吸痰装置,每班准确记录,可以每次客观地精确计算痰液量。优化护理工作流程,节省计算痰液时间,减轻护士工作负担,提高了医护人员工作效率。3.3医用吸痰计量装置成本低,适于临床推广新型医用吸痰装置,每次吸痰完毕,使用0.2%呋喃两林冲洗液。为避免痰液粘稠附于简壁,使患者发生感染。该装置原则上24h更换1次,必要吋及吋更换,节约成本,减少支出。参考文献[1]夏体梦,

7、王永.排痰方法与痰液的观察及处理[J].吉林医学,2011,32(14):2898-2899.[2]张悦,夏玲.奋效导管管理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5):4107-4110.D01:10.3969/j.issn.1007-9572.2012.35.056.[3]从玉隆,马骏龙,秦晓玲.当代体液分析技术与临床[M].北京:中W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00.[4]钟惠,张靖哲,陶连德.一种新型计量吸痰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1):72-7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