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

ID:27198942

大小:8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_第1页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_第2页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_第3页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_第4页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自能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品质重庆市万州区红光小学谭美娟【中图分类号】G644.48【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7-0138-02在实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学科,广泛地开展了“自能学习”的研究,研究中数学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能学习”既是教学的指导思想,乂是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自能学习,帮助他们在自能学习的条件下,达到认知水平随教材的知识结构的发展而发展,在独立的探宄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中提高思维的品

2、质。下面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打电话》为例,表述在自能学习思想指导下的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一、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为了庆祝我们自己的节日,学校准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有舞蹈,合唱,管乐等等。星期天早上8时,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通知学校艺术团的255名学生早上9:00到学校参加排练,那么怎样才能尽快地通知到这255个队员呢?生:打电话,发邮件,,,,,师:现代社会通信发达,哪种方法能确保每个学生一定接到通知?(打电话)对,用打电话的方法一定可以确保每个学生接到通知。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打电话中

3、的数学问题。(板书)课件展示:(我们用正方形表示教师,圆表示学生)李老师通知一名同学需要一分钟,再接着给第2个同学打电话要2分钟,再给第3个同学打电话要3分钟,那给255名冋学打电话需要多少分钟?(255)大概是多少小吋?4个。如果采用一个一个的打电话(也叫逐个打),你感觉怎样?生.•累,吋间不够。师:为了节约吋间,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生:分组通知,(简单介绍下分法)接到通知的人分别通知每个人。师:非常不错。刚才同学们提出了2种方法,能节约吋间吗?为什么?(看来,我们利用同吋打电话的方法可以节约吋间)通知255人到底

4、至少需要多少时间?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在我们数学里,我们常常需要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较简单的问题,把较人的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来研究,利用同吋打电话的方法,先研究通知7名同学至少要几分钟?从中找到规律,后面再来解决通知255人至少要多少吋间?2,通知一名同学需要1分钟,那通知7个同学至少要几分钟?请你们运用画图的方法或文字表示的方法在本子上表示出来,但要让别人一看就明白通知7个人至少用了几分钟,再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交流。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好!开始。,3,师巡视,收集。(注意对

5、比文字和图示方式的比较)生汇报,师梳理。师:刚才这位同学把7个人分成了2组通知用了4分钟,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分组通知。(板书:分组)有不是分2组的吗?生:3组,用了4分钟。师:分2组用了4分钟,分3组也用了4分钟,把组分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吗?生:不是。师:巡视找到用时更少的方案(3分钟),拿到台前展示。生:汇报自己方案。师:我们一起来把这个小组的方案整理到黑板上。师:(摆学具)第一分钟老师最多可以通知几名同学?生:1名。师:第二分钟这个队员谁可以通知?为什么可以通知?生:老师和第一分钟通知的同学都可以通知,因为他们都

6、知道了消息,都具备了通知的条件。师:第二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几人?生:2人。师:第三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多少人?生:4人。生:通知完了。师:用了多少分钟?生:3分钟。师:(板书:3分)太棒了,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了。老师祝贺你,思考出这么好的方案。7、比较方案师:在黑板上这二个方案中你喜欢哪一种方案?生:第2个。师:为什么喜欢?生:省吋(节约吋间)。师:都利用了同吋打电话的方法,为什么后一种省吋?生:老师和学生都不闲着(一起打)。8、对比得出结论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每个接到通知的队员立即和老师一起通知苏他的队员,每个人都

7、不闲着,直到通知完全部队员为止,所需的时间最少。师:那第三个方案可以叫怎么打呢?生:不闲着、一起打、同吋打师:不闲着、一起打、同时打,也就是没冇人闲着,我们叫它不空闲可以吗?生:可以。师:(板书:不空闲)师: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有3种方法打电话,你们用自己的方法(画一画,摆一摆)找到了最省时,最优化的打电话的方案,真了不起。我们研究的内容,设计的这种方案,是我国伟人的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板书:优化)三、观察对比,找出规律师生合作对应板书填表师:接下来让我们来冋顾一下刚才找最优化

8、方案的过程,看看有没有什么规律?师:第一分钟刚接到电话的有几人?生:1人。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2)为什么是2人?(因为老师通知了一个人,就有2个人知道了)师:知道消息的这两个人又干什么?生:分别通知,师:在第2分钟的吋候又通知了几人?2在2分钟完毕的吋候知道消息的有几人?4在第3分钟的吋候又有几人得到通知?(4)3分钟完毕的吋候有几人知道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