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

ID:27238691

大小:7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_第1页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_第2页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_第3页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临床分析黄信超苏一家杨军(贺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广丙贺州542800)【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5-0046-02【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牛.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97例一次性治疗获得痊愈。1例1个月后随访发现术后血肿复发,经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后痊愈。发生不同程度非张力性气颅39例,气颅1〜2周后自行吸收。结论慢性硬

2、膜下血肿是脑外科常见疾病,钻孔冲洗引流术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治疗效果良好。【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冲洗引流术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起病隐袭的独立性疾病,约占全部颅内血肿的10%[1]。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1月,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98例,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患者98例,男65例,女33例。年龄41-76岁,有明确外伤史68例,发病时间3周至3个月。1.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慢性颅内压增高,98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头痛、头昏、乏力症状;

3、伴智能下降3例,伴精神异常2例,伴轻偏瘫3例,伴意识模糊2例。1.3影像资料:全部病例经CT检查确定血肿部位,左侧46例,右侧36例,双侧16例。多数血肿位于额颞顶部,血肿量约50-130ml,稍高密度或等密度36例,低密度或混杂密度62例。CT表现为稍高密度或等密度者行MRI检查示Tl、T2均为高信号。1.4手术方法:98例全部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单纯局麻或加基础麻醉,消毒后铺无菌巾单,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切开头皮约3.0cm,钻骨孔直径约1.5cm(并用磨钻扩大出一斜槽,以利引流管斜放进入硬膜下腔),术野止血,硬膜电灼后“十”

4、字切一小口,有酱汕样陈旧性血液喷出后,立即斜型放入带一侧孔的细硅胶引流管进入硬膜下腔(引流管另外戳皮肤小口置入并固定),缝合切U。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至清亮,引流管接袋。双侧者先同法一侧置管,再另侧置管,最后再分别两侧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血肿腔。1.5术后处理:抗感染、营养神经,不用脱水剂,静脉滴注1500ml以上生理盐水促进脑组织膨胀复张。2结果97例一次性治疗获得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好转,术后复查头CT血肿消失,中线结构居中,奋不同程度的死腔残留或局部少量积液,随访2年均无复发,未发生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1例1个月

5、后随访发现术后血肿复发,经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后痊愈。发生不同程度非张力性气颅39例,^(卢®1-2周后自行吸收。3讨论CSDH的发病机制:绝大多数都奋轻微头部外伤史,尤以老年人额前或枕后着力吋,脑组织在颅腔内的移动度较大,最易撕破自大脑表面汇入上矢状窦的桥静脉,其次静脉窦、蛛网膜粒或硬膜下水瘤受损出血。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扩大的原因,0前多数研究证明,促使血肿不断扩大,与病人脑萎缩、颅内压降低、静脉张力增高及凝血机制障碍等因素有关[2】。CSDH其实是膜性夹层血肿,其典型表现是血肿外膜厚度人于内膜厚度,内外膜许多穿通血管反复出血

6、,导致血肿逐渐增大[3]。由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无自愈的倾向,故对于奋症状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均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能快速清除血肿腔内的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血性液体,恢复凝血机制,阻断了血肿腔的继续出血,解除脑组织的外部压力,为脑组织的复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4】。钻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其引流充分,治疗较彻底,可以避免穿刺造成二次血肿,硬膜外血肿,引流不充分的缺点,只要术者重视术中、术后细节的处理,作者认为仍然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1】。钻孔冲洗引流术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血

7、肿复发、颅内积气积液、脑组织损伤、颅内血肿、颅内感染、引流不充分、脑复张不良等。CSDH钻颅血肿清除后,脑膨胀迟缓,导致硬膜下积液、积气是S前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为此,最早有人采用向脑室内注射生理盐水的方法,结果显示是无效的。原因在于注射的盐水造成的脑膨胀几小吋后即消失[5】。本组1例1个月后随访发现术后血肿复发,经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治疗后痊愈。发生不同程度非张力性气颅39例,气颅1-2周后自行吸收。97例均冇不同程度的死腔残留或局部少量积液,随访2年无复发。防治措施:(1)术中定位准确可以使引流管位置良好,引流血肿充分。(2)

8、术中直视下操作置管,冲洗吋动作轻柔,止血可靠可以减少脑组织损伤和颅内血肿发生。(3)缝合密闭切口后再冲洗,冲洗吋勿让外界空气从引流管口进入血肿腔,可以减少气颅发生。(4)彻底冲洗血肿腔,一定要冲洗到流出液淡红清亮或清亮为止,特别是冲洗出其中的血凝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