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

ID:27287092

大小:7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_第1页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_第2页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_第3页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23例刘海昌李增(山丙省阳泉市第二人民医院045011)【摘要】目的分析及评价应用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65—85岁,平均70.5岁。骨折类型按Eans分类II型4例,IIIA型4例,II1B型4例,IV型3例。逆粗隆间骨折8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80分钟,平均围手术期失血(250±150)毫升,23例随访平均4.5月,第一年间隔3月,第二年间隔6月。I例术后1年因患鼻咽癌死

2、亡。1例因头切割取内固定后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5月出院切口感染,患者不同意再手术给予对症处理。其他病例未发现假体脱位或无菌性松动。结论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的有效手段。【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老年【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102-02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采用何种内固定物及其疗效,各家报道不一。笔者自2006年8月-2010年10月釆用国产人工股骨头(AKTM人工髋关节系统)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2

3、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23例股骨粗隆间粉碎骨折,其中男性12例,女性II例;年龄65—85岁,平均70.5岁。23例中15例顺粗隆间骨折按Eans分类II型4例,1UA型4例,IIIB型4例,IV型3例。8例逆粗隆间骨折;I例加压钉致头切割髋内翻畸形,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致伤原因:下雪滑倒4例;椅上跌下6例。上下楼梯跌倒9例,被摩托车撞到4例。术前伴有慢性心血管病及慢性内科疾病19例,其中高血压、脑梗塞10例,肺心病5例,糖尿病4例。合并脑外伤3例。1.2术前准备,患者入院到手术3-14天

4、,平均6天。疼痛严重者行皮牵引,减轻疼痛肿胀。请多科会诊协助诊治并发病,达到耐受手术范围,完善各项检查。术前3天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肌注,预防下肢深静脉栓塞。1.3手术治疗采用Gibson切口,持续硬膜外麻醉。术中利用股骨小粗隆定位假体前倾角。移位大粗隆复位后用钢丝“8”字固定。小粗隆骨折者复位用钢丝帮扎固定,维持髓腔的完整性。股骨距缺损,小粗隆缺损者用骨水泥填充缺损部位或围领式固定。挖通髓腔采用3号柄吋,用1号柄试模扩髓而不用3号试模扩髓,尽量减少扩髓,减少骨量医源性损失。使假体柄与髓腔紧密嵌插,奋效防止假体松动。术前、术中

5、、术后预防性应用克林霉素,术后第二天开始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三周扶拐下床开始行走。1.结果平均手术吋问80分钟,平均手术中失血(250+150)毫升,住院期间没冇患者死亡。23例随访平均4.5月(3—36月)。1例术后一年因忠鼻咽癌死亡。I例粗隆间骨折加压钉固定头被切割二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5月出现切UI感染。家属不同意手术治疗,给予对症处理。全部病例未出现下肢不等长,假体脱位和无菌性松动,三周后恢复行走,功能恢复满意。2.讨论3.1解剖结构特殊,股骨上端大粗隆与股骨颈具冇135°颈干角。10°-15&d

6、eg;前倾角,股骨颈的轴线与股骨轴线不重合。因此形成股骨上端的股骨距结构以承担应力;股骨上端的内侧皮质传到应力,外侧传到张位力。股骨上端除承受载压力外,还承受较大的拉伸力,剪切力、扭转力。股骨粗隆部骨折后,拉伸力导致骨折端分离,剪切力导致骨折端侧向移位,扭转力导致骨折端旋转移位。所以股骨上端骨折易发生移位,复位后的稳定性差。大部分粗隆问骨折的患者冇明显的骨量减少,因此,选用骨量好的部位进行内固定至为重要[1]。小粗隆股骨距内侧皮质的复位对骨折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jacobs,认为内后侧皮质是否连续是转子问骨折是否稳定

7、的关键。3.2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非手术治疗因卧床吋间长,全身并发症多。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病、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不易长期卧床。除非患有手术禁忌不能耐受手术。非手术不作为首选。手术治疗0的在于获得坚强而稳定的内固定,重建股骨近端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选择什么样的内固定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老年人有明显的骨质疏松症,骨折多为粉碎性不稳定,采用DHS固定,因为股骨头颈对钉的剪切力、扭转力和螺钉的拔出不能有效对抗[2]。早期过强的功能锻炼,患侧卧位,以及搬动吋患部受压等不适宜活动,使应力增加

8、过强,容易引起螺钉割裂股骨头。以及头钉位置不理想,头钉偏斜,股骨头颈部承受不了围绕头钉的剪切力、压应力和扭转力作用,导致头钉割裂从股骨头穿出。钉偏上吋,由于股骨头顶中心上方骨质相对疏松,头钉的压迫切割作用引起上方骨小梁破坏及骨吸收,头钉向上滑移钉道形成。或发生髋内翻畸形。有报道发生率为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