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

ID:27293115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_第1页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_第2页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_第3页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_第4页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 民生指标给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字解读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增速趋缓民生指标给力2013年03月06日07:51:51 来源:人民日报【字号:大 中 小】【打印】【纠错】  7.5% GDP增长7%—8%成新常态  发展不唯速度,增长更注重质量效益  解读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采访人:本报记者鲍丹  报告原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7.5%低不低?  7.5%,这是继去年增速目标首次“破8”调低至7.5%之后,第二年定为这一数值。  “7.5%左右的目标,与潜在增长率是大体协调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表示,

2、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高越好,必须符合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潜在增长能力。2011年一季度以来,我国经济连续7个季度放缓,经济出现结构性减速,到2012年四季度企稳回升。但是,这并不表明中国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发展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否则,扩大就业、提高收入和改善民生也就没有物质基础,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就无从谈起。  但王一鸣认为,当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有所回落,7%—8%的增长区间已成为新的常态,确定7.5%左右的目标是实事求是的。  王一鸣说,“7.5%”传递出一种导向,经济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增长。另

3、一方面,也反映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绝对减少,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趋于下降,中国经济已经难回到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实现目标难不难?  王一鸣说,实现7.5%增长目标,依然面临很多困难:  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当前,不仅传统产业产能过剩,风电设备、太阳能光伏等新兴行业领域也面临较大过剩压力。  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近年来企业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土地供给日趋紧张,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大幅下降,依靠大规模增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越来越困难。  出口难度增大。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市场扩张速度明显放慢,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拓展国际市场的空间缩小。  201

4、3年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内需的驱动。王一鸣认为,从投资看,产能过剩行业可能会进一步减缓,但民生工程、污染治理、保障房建设等可望进一步加快。“一慢一快”可能使投资增长温和回升。从消费看,政府消费增长可能会减缓,居民消费增长有可能进一步加快。  因此,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从体制变革和科技创新入手,化解制约提高要素生产和配置效率的制度性因素,为实现全年增长目标创造条件。民生会不会受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民生投入却在加力。”王一鸣说,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出,无论是总量、还是人均,都保持了持续的力度,基

5、本养老金继续提高10%,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280元,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30元……这体现了对经济增长质量更加重视,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的希望。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王一鸣说,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这表明,今后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改善民生,除增加投入等措施外,根本上还要靠深化改革,靠改革释放民生红利。目前收入分配改革若干意见已经出台,要确保制度建设到位、政策落实到位。  3.5% CPI不具大幅反弹基础  

6、今年物价目标考虑了百姓承受力,也考虑了通胀压力  解读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  采访人:本报记者王珂  报告原文:【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今年CPI目标定为3.5%,是合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这一预期目标略高于2012年实际数2.6%,是综合考量有利、不利因素的结果,既考虑了今年通胀压力,又充分考虑百姓的承受能力,同时为理顺能源资源价格留出空间。  今年1月,CPI环比上涨1%,创下1年来的最高值。有人担心,物价将进入回升周期,今年会出现大幅反弹。  “不能说物价将进入上升周期。”张立群说,今年CPI上涨的影响

7、因素中,蔬菜和肉类价格上涨的影响占了六成。但总的来说,今年物价总水平不具有大幅反弹的基础。  张立群认为,今年要警惕三大通胀压力:  首先,农产品供求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价格受自然灾害影响,上涨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其二,目前我国货币存量仍然偏大。货币存量增多,就可能对房地产、地方投资产生推动,从而拉高房价和总体物价。第三,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加码,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有可能助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给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过去5年,3年CPI上涨超过了预期目标,今年的目标能实现吗?  张立群分析,应该看到一些有利因素:  报告提出今年广义货币供

8、应量M2增长13%,释放控物价信号。相比去年14%的目标,今年下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