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

ID:27298584

大小:6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_第1页
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_第2页
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_第3页
资源描述:

《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待产孕妇血浆中PT、FIB和D-二聚体水平分析及临床意义陈磊(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常州213000)【摘要】目的讨论检测待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待产孕妇组与100例身体健康女性为对照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待产孕妇组PT、FIB和O二聚体浓度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在临产前,检测待产孕妇PT、FIB和D-二聚体等凝血指标对于诊断凝血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及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非常重要。【关键词】孕妇PTFIBD•二聚体DIC【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3-0208-02凝血酶原时间(PT)是目前临床用于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疗效的常用指标。纤维蛋白原(FIB)主要用于出血性疾病(包括肝脏疾病)或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以及溶栓治疗的监测。D-二聚体检测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良好指标,是DIC诊断中重要的指标.待产孕妇在自然分娩、剖宫产或者产后,容易伴大出血及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木文对100例36周以上待产孕妇上述指标的活动变化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孕妇组:木院产科2012年1月〜2013年5只入院孕36周以上待产孕妇100例

3、,平均年龄27.6岁(20〜40岁)。对照组:木院体检中心未孕妇女100例,平均年龄26.5岁(18〜40岁)。经体检均为身体健康。1.2仪器和方法1.2.1仪器和试剂:釆用SYSMEXCA-80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由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提供的配套产品1.2.2标本采集:空腹静脉采血,用一次性专用血凝管,3000r/min离心10min,4小吋内完成检测。1.2.3检测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按操作规程检测。1.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2结果2.1孕妇组与对照组PT、FIB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表1)2.2孕

4、妇组D-二聚体水平分布情况(表2)表1孕妇组与对照组PT、FIB与D-二聚体检测结果(x-±s)由表1可看出,待产孕妇组血浆P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FIB和D-二聚体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讨论PT是临床诊断出血倾向的常规指标。从实验看出,待产孕妇PT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妊娠妇女生理性“高凝状态”表现在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升高,纤溶系统发生变化,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含量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下降而其抑制物水平升高,这些变化显示孕期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纤溶活力代偿性增加[1】。适度高凝是一种生理性

5、保护,可防止产吋的过量出血,但超出一定范围的高凝便是病理性改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2]。待产孕妇由于血液呈高凝状态,冇可能导致继发性纤溶亢进症(DIC),动脉或静脉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是鉴别原发性和继发性纤溶的良好指标:在血栓形成中的灵敏度达90%〜95%。文献报道,正常参考范围为<0.5μg/ml[3]。由实验可知,待产孕妇D-二聚体比对照组高出2〜4倍,对于待产孕妇的D-二聚体检测结果,不能仅仅参考健康人的正常参考范围,不然有可能导致临床诊断上的误诊和错误用药。待产孕妇D-二聚体浓度值大部分落在1〜2μg/ml的范围内,占62%。因此,

6、产前对待产孕妇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及吋发现产妇凝血系统功能障碍,掌握产妇凝血纤溶功能及状态,对预防一些产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张慧娟,费冲,邵慧珍,等.正常及妊高征孕妇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和纤溶状态的研宄.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423〜424.[2】马文明,薄红霞.手术前检测凝血系列的临床意义.长冶医学报学报,2001,15(2):145〜146.[3】钱中贤,王敏敏.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临床血液学杂志,1999,12(2):74〜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