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ID:27303409

大小:4.22 M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1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2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3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4页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洪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2、乐于参与观察、实验、制作等科学实践。教学重点1、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难点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

2、察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知道照相机和投影仪中都包含有凸透镜,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他们都是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像。而且,照相机使物体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投影仪使物体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镜使物体成的是正立放大的像。通过比较发现,照相机成像时,物体离镜头较远,底片离镜头较近;投影仪成像时,物体离镜头较近,幕布离镜头较远。正立的像与物体在同一侧,倒立的像与物体分居透镜两侧。那么,像的大小和正倒和什么因素有关呢?现在让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3、。(二)新课教学实验探究器材: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1、从左至右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得蜡烛的烛焰中心、透镜的光心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2、固定透镜,移动蜡烛和光屏进行观察实验。首先将蜡烛点燃,放在较远处,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的像,光屏上的像最亮最清晰时,光屏所在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记下此时的物距和像距,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并移动光屏找到蜡烛的像,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烛焰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用眼睛观察像在哪里,像是怎样的。实验表格物距u像距v焦距

4、f成像性质3、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2f找焦距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的虚像v>u放大镜运用成像光路图探究透镜成像规律作物体经过凸透镜后的成像光路图,关键是找到特殊点和特殊光线,特殊点包括物体的顶端和底端,特殊光线包括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和过光心的光线。物体垂直于主光轴,所以像也垂直于主光轴。底端在主光轴上,只需找出顶端的像点,然后过像点作主光轴的垂线即可,垂线与主光轴的交点即为底

5、端的像点。1、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f2f。4、当u=f时,不成像。此点为成像虚实的分界点。5、当u

6、v/u

7、>1,则成放大的像。若

8、v/u

9、

10、=1,则成等大的像。若

11、v/u

12、<1,则成缩小的像。若v>0,则成实像。若v<0,则成虚像。而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例题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1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亮斑。若有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________的________的________像。运用公式1/u+1/v=1/f,可以求出v=40/3cm,则

13、v/u

14、<1,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记忆口诀1、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2、实像的位置:物在外,像在间;物在间,像在外。(“

15、外”指的是二倍焦距以外,“间”指的是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3、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4、虚像的变化:离焦点越近像越大。5、物和像的大小比较:谁远谁大。(谁离凸透镜远谁就大。)光屏上无法呈现清晰的像的原因1、没有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2、uf时,蜡烛太接近焦点,物距较小,像在很远处,光具座不够长。4、u=f时,不成像。板书设计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成像规律及应用物距成像性质像距应用u>2f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照相机u=2f倒立、等大的实像v=

16、2f2f>u>f倒立、放大的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u<f正立、放大的虚像与物同侧放大镜2、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谁远谁大。物在间,像在外;物在外,像在间。离焦点越近像越大。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课后练习物理练习册相关内容。课后活动探究如何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