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

ID:27310306

大小:6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研宄李霞(江丙省上饶县人民医院医务科江丙上饶334100)【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8-0280-02【摘要】目的观察中丙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研究探讨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木组患者采用中丙医结合治疗。结果木组42例慢性腹泻患者,痊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结论慢性腹泻除病因治疗外还需进行对症治疗,中丙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中

2、丙医结合慢性腹泻治疗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1],腹泻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每日排粪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慢性腹泻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疾病,一般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慢性腹泻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笔者应用中丙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腹泻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腹泻患者42例,均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慢性腹泻诊断标准[2

3、]。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5±5.7岁。临床表现为大便呈水样或稀糊样便,含食物残濟,每日4〜8次,少数达10次以上。经诊断,非感染性炎症20例,小肠吸收不良14例,功能性腹泻6例,药源性腹泻2例。1.2中丙医结合治疗方法1.2.1中医治疗以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党参20g,白术20g,木香3g,陈皮15g,炒神曲10g,炒麦芽10g,扁豆10g,山药10g,砂仁8g,薏苡仁10g,大枣4枚,茯苓20g,甘草3g,桔梗5g,莲子10g。在治疗中随证加减:泻下清稀,或完谷不化、脉沉迟细弱加内桂、附

4、子;滑泻不止加豆蔻、罂粟壳、诃子;气短懒言、腹中坠重,或脱肛加黄芪、升麻、柴胡、当归;便清如水、小便短少加干姜、桂枝、猪苓、泽泻;饮生冷后腹泻加重、腹痛肠鸣、人便中冇黏液加黄连。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2周为1个疗程。1.2.2西医治疗西医治疗方法有:(1)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类型腹泻采取相应治疗。(2)对症治疗:尽量避免选择成瘾性药物;i应在明确病因后应用[3】。止泻药: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可待因等。(3)解痉止痛药:阿托品、山莨菪碱。1.3疗效判断标准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4]。(1)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饮食、排便正常

5、;(2)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减轻,若饮食不慎可出现腹泻,注意饮食可达到基本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2结果本组42例慢性腹泻患者,痊愈30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2%。3讨论慢性腹泻是中老年患者的常见疾患,尤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患者,慢性腹泻的症状不同于急性腹泻,多症见人便稀溏,日人便次数增加,病程较长为主要特点,多无急性腹泻的里急后重症状,小腹坠痛感亦不明显。实验室检验:镜下观察无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慢性腹泻多不影响患者的正常饮食,并偶见食欲亢进的现象,这一点明显不同于急性胃肠炎导致的腹泻患者,对此

6、类慢性腹泻,西药的抗生素治疗多无明显效果,长期位用抗生素类药物,诱发的肠道菌群失调,还会加重患者的腹泻症状[5】。中医理论认为腹泻由湿邪所胜和脾胃功能障碍所致,脾胃虚弱,运化失调,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水谷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成为腹泻。参苓白术散用四君子汤以补气健脾为主,加入和胃理气渗湿之品,标本兼顾,脾胃运化功能恢复,则腹泻自止。治疗过程中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之物。本病多由素体阳虚、饮食生冷,日久伤及脾胃,影响艽健运而发病。方中附子辛热,温补脾肾,干姜辛温入脾经。可明显改变阳虚症状,使腹泻渐止。但服用本药后腹泻症状仍不能完

7、全消失,并伴冇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现象,考虑患者因长期腹泻,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菌群失调,故给予服用双歧杆菌制剂,改善肠道的菌群失调。两药交替使用,对本证型的腹泻在治疗上可谓相得益彰。若在治疗之中或之后患者注意饮食保健则治疗效果更加满意。有热证者忌用附子理中丸。慢性腹泻要注意预防与治疗相结合,对于急性腹泻,应彻底治疗,以防转为慢性。饮食避免过于寒凉,以防伤脾肾阳气,使病迁延不愈。总之,慢性腹泻除病因治疗外还需进行对症治疗,如支持疗法、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需根据不同病例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如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止泻剂的应用、中

8、药的治疗等。因此,对于慢性腹泻的病人需临床医生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达到治愈患者疾病、减轻患者痛苦的0的。参考文献[1】张顺财.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5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