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

ID:31743206

大小:54.1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108例研究【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对慢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本科室收入108例门诊慢性腹泻患者,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釆用常用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30天为一疗程,完成疗程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54例患者中33例患者有明显效果,显效率为61.6%;16例患者得到治愈,有效率为29.6%;其中5例患者腹泻症状未减轻,无效率为9.25%O对照组54例患者中26例患者有明显效果,显效率为48.2%;13例患

2、者得到治愈,有效率为24.0%;其中15例患者腹泻症状未减轻,无效率为27.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且两组数据统计具有统计意义,可以用于临床指导。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腹泻其疗效好,效果佳,可作为临床用药治疗的首选方法。【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腹泻;疗效【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482-01现阶段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体质大多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的状态,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使慢性腹泻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且复发率高[1]。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多于

3、日常生活中的排便次数,且便质稀薄,或带有黏液物、脓血,临床上将腹泻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或在2到4周内反复发作的称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因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慢性腹泻是由肠功能紊乱引起的,多表现为慢性腹痛、腹部胀气,腹痛及胀气可伴随排便排气后消失,稀便与硬便交替出现的症状。西医在治疗慢性腹泻上病情易反复发作,又因慢性腹泻治疗疗程长,长时间的使用抗生素治疗,易导致肠道的正常菌群失衡,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故在治疗慢性腹泻上,笔者运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方法,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5月至2012年11月本科室共收入108例门

4、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大便稀薄,每日排便次数多于正常次数,患者多伴有消瘦、乏力、面色萎黄、神疲倦怠,且经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腹泻。其男60例,女48例;年龄32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43.2岁;病程从6个月到7年不等,平均病程时间为4.44年;其中34例在外院治疗慢性腹泻无效后来我院就诊,74例首次来院就诊。将108例患者按照年龄、性别、腹泻程度、病程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且两组患者在各方面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方法2.1对照组的治疗方法采用西药治疗:蒙脱石散及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有肠道急性感染时予以抗感染治疗。2.2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止泻汤:炒党

5、参、黄英各30g,炒白术、陈皮各15g,广木香、砂仁、甘草各5g,茯苓20g,炒神曲、炒麦芽、扁豆、山药、大枣、莲肉、升麻、元胡、当归各10go随症加减:若泻下清稀、完谷不化、脉沉迟细弱者,酌加肉桂、附子;滑泻不止者,酌加罂粟壳、诃子;小便短少者,酌加干姜、桂枝、猪苓、泽泻;饮食生冷后腹泻加重,腹痛肠鸣,大便中有粘液者,酌加黄连。每日1剂,水煎分服,两周为1疗程。脐贴疗法:苍术、白术各20g,丁香、草麦各6g,石榴皮、山药各15g,共研细末。用时取药粉3g,以生姜汁调之,覆盖于脐部并固定,每日换药1次,两周为1疗程。3结果3.1评定标准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次

6、数正常在3个月以上[2]。正常普食无腹泻现象;显效指大便次数基本正常,大便成形,但进食生冷等刺激性食物时,大便性质改变;无效指腹泻症状无改变。4讨论本次研究发现,对两组慢性腹泻患者分别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74%;西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2%;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腹泻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治疗组,且两组数据统计具有统计意义(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