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

ID:27394296

大小:271.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1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_第1页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_第2页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_第3页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_第4页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_第5页
资源描述: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在菌苔上逐步形成的噬菌体群体,由于其侵蚀宿主细胞的结果,会使菌苔上出现一个个噬菌斑。因每种噬菌体的噬菌斑有一定的形状、大小、边缘和透明度,故可用作鉴定的指标,也可利用噬菌斑进行纯种分离和计数。这种情况甚像利用菌落可进行有关微生物的分离、计数和鉴定那样。所不同的是噬菌体只形成“负菌落”。据测定,一个直径仅为2mm的噬菌斑,其中噬菌体粒子的数目即高达107~109个。.效价(titre,titer)这一名词在不同的场合有其不同的含义。在这里,效价表示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也即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2、,plaque-formingunit)数或感染中心(infectivecentre)数。由于试祥中一般噬菌体粒子含量较高,故应先对试样进行梯级稀释,然后再选用合适的方法(见以下表解)测定其效价。(1)双层平板法是一种被普遍采用并能精确测定效价的方法。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前者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再在后者(须先融化并冷却到45℃以下)中加入较浓的对数期敏感菌和一定体积的待测噬菌体样品,于试管中充分混匀后,立即倒在底层平板上铺平待凝,然后保温。一般经十余小时后即可进行噬菌斑计数。现把双层平板法简括

3、如下:双层平板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加了底层培养基后,可使原来底面不平的玻璃皿的缺陷得到了弥补;②所形成全部噬菌体斑都接近处于同一平面上,因此不仅每一噬菌斑的大小接近、边缘清晰,而且不致发生上下噬菌斑的重叠现象(下图);③因上层培养基中琼脂较稀,故形成的噬菌斑较大,更有利于计数。(2)单层平板法在上述双层平板中省略底层,但所用培养基的浓度和所加的量均比双层平板法的上层为高和多。此法虽较简便,但其实验效果较差。(3)玻片快速法将噬菌体和敏感的宿主细胞与适量的琼脂培养基(0.5~0.8%琼脂,事前融化)充分混合。涂布在无菌载玻片上,经

4、短期培养后,即可在低倍显微镜或放大镜下计数。例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的效价测定,仅需2.5~4.0小时即可,唯精确度较差。(4)斑点试验法这是一种半定量的预试验方法。先将敏感的宿主菌浓悬液涂布于合适的培养基平板上,然后使平板表面朝下,在45℃左右的温箱中使平板表面不留水膜。再把不同稀释度待测试样依次用接种环点种在上述平板上。保温数小时后,根据点样处是否产生噬菌斑即可初步判断该试样的效价。(5)液体稀释管法与用于细菌活菌计数中的系列稀释法相似。不同处是:①各试管中均加有培养液;②各管中均须接入处于对数期的宿主细胞;③以不长菌的最

5、高稀释管来计算效价。成斑率3.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效价(1)潜伏期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故整段潜伏期中没有一个成熟的噬菌体粒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潜伏期又可分两段:①隐晦期(eclipsephase),指在潜伏期前期人为地(用氯仿)裂解细胞,裂解液仍无侵染性的一段时间。②胞内累积期(intracellularaccumulationphase),又称潜伏后期。指在隐晦期后,如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已出现侵染性

6、的一段时间。这是菌体开始装配的时期,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己初步装配好的噬菌体粒子。(2)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一段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噬菌体或其他病毒因没有个体生长,只有个体装配再加上其宿主细胞裂解的突发性,因此,从理论上来分析,裂解期应是瞬时的。但事实上因为细菌群体中各个细胞的裂解不可能是同步的,故实际上的裂解期还是较长的(见图)。(3)平稳期(plateau)指感染后的宿主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一步生长曲线实验最早由Ellis和Delbruck(1939)所设计。其基本步骤

7、是:用噬菌体的稀悬液去感染高浓度的宿主细胞,以保证每个细胞至多不超过一个噬菌体吸附。经数分钟吸附后,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该噬菌体的抗血清,借以中和尚未吸附的噬菌体。然后用保温的培养液稀释此混合液,同时可中止抗血清的作用。随即置于该细菌最适生长温度下培养。在一定的时间内,每隔数分钟从混合悬液中取出一份试样,并作效价测定。4.溶源性(1)温和噬菌体吸附并侵入宿主细胞后,噬菌体的DNA只整合在宿主的基因组上,并可长期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因而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温和噬菌体(temperateph

8、age)或溶源噬菌体(lysogenicphage)。这种温和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而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即称溶源性或溶源现象。其宿主细胞称为溶原菌。概括地说,温和噬菌体的特点为:①具有整合能力,当温和噬菌体侵入其敏感宿主的细胞后,前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