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

ID:27408595

大小:7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分析孙智锋(广丙合浦县中医医院,广丙北海536100)【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综合治疗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予以研究,按照1:1的方法分为两组:丙医组(n=53)、中医组(n=53)。丙医组行丙医综合治疗,中医组行中医综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比较。结果:在祌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牛.活质量指数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明显改善,并且中医组明显优于丙医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对缺血性脑

2、中风患者行中医综合治疗的效果十分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祌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选用与推广。【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中医综合治疗;临床疗效现阶段,中风是威胁中老年群体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而缺血性脑中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风疾病,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1]。其只有较高的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病死率,现无特效治疗方法,不仅会造成患者躯体功能障碍,还会影响患者的H常生活。木文通过对10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探析,研究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作如下报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

3、治的106例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予以研究,按照1:1的方法分为两组:丙医组(n=53)、中医组(n=53)。丙医组中,男患者31例,女患者22例;年龄45-58岁,平均年龄为(51.2±3.3)岁;疾病类型:脑血栓19例,脑栓塞12例,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9例,多发性缺血性脑中风8例,小中风5例。中医组中,男患者29例,女患者24例;年龄47-59岁,平均年龄为(52.2±3.1)岁;疾病类型:脑血栓18例,脑栓塞14例,腔隙性缺血性脑中风8例,多发性缺血性脑中风7例,小中风6例。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方面,两组比

4、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1.2方法1.2.1西医综合治疗西医组患者给予静脉滴注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mL、巴曲酶注射液10u,隔日1次,连续滴注3d;之后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20mL,1个疗程15d。与此冋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适当给予甘露醇治疗;倘若患者进食较差,可给予新陈代谢等相关治疗,28d为1个疗程。1.2.2中医综合治疗中医组患者给予中药静脉滴注、针灸推拿、康复的综合治疗,操作如下:在急性期,给予静脉滴注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血塞通注射液200mg;5%

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舒血宁注射液20ml,1次/d,之后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中医治疗。在康复期,对患者予以针灸推拿,并且配合康复治疗,针灸1次/d,主选水沟、内关、三阴交等穴位,辅选尺泽、极泉、委中等穴位;推拿1次/d,每次lh。(1)头颈部推拿:用手指对患者肩颈部的斜方肌及膀胱经、督脉、大肠经、天柱、肩井等穴位予以拿捏;揉捏头脸部的人中、印堂等穴位。(2)胸部推拿:对患者胸腹的华盖、天枢、玉堂等穴位予以按揉。(3)背腰部推拿:用手指或手掌对患者背腰部的膀胱经、脊柱等进行按揉。(4)上肢推拿:用手指对患者患侧上肢内关、曲泽、手三里

6、等穴位予以按揉。(5)下肢推拿:用手指对患者患侧下肢的涌泉、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按揉。最后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康复训练,28d天为1个疗程。1.3观察指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与生活质量指数(PQLI)对患者治疗效果予以评价[2】。1.4统计分析在SPSS22.0统计学软件中输入两组患者的观察数据,用(±s)表示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生活质量指数,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倘若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均明显改

7、善(P<0.05),且中医组明显优于西医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zjo表1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2.讨论在我国老年人群中,中风非常常见,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发病率达到了80-90%,具冇很高的致残率与死亡率,并II因为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所以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在临床治疗中,西医普遍采用对症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关研宄显示,中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在缺血性脑中风治疗中得到了普遍应用[3】。中医学理论认为,急性期中风一般属于气血失调、气虚血瘀、痰瘀作祟、肾虚血

8、瘀的范畴,为此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重活血化瘀。本文研究中,主要采用静脉滴注血塞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的方式予以治疗。血塞通注射液成份主要为三七皂苻,苏具有活血化瘀、降低血黏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减轻脑缺血后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