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ID:27509659

大小:10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12月法制与经济NO.12,2011(总第297期)(Cumulatively,FAZHIYUJINGJINO.297)浅析农民工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龙辉(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南宁530006)[摘要]农民工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社会阶层。的、软弱的境地。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普遍默认自己的工资比城市工低,更不敢奢求城市工所享有的住房、医疗、子女受 在城市化建设中,农民工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由于自教育等待遇。从雇主一方来看,他们之所以愿意雇用农民工,重身身份的复杂性与法律界

2、定的模糊性,在城市建设中频频出现要的原因是可以大大降低劳动力的使用成本。从而导致农民工 农民工权益受损事件。文章通过对农民工权益现状分析,探究在就业中无序竞争。其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对策(二)外出就业方式存在盲目性,造成农民工权益维护困难多数农民工外出依旧通过老乡、朋友、熟人介绍为主。组织一、农民工的权益保护现状农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机构少,从业的选择余地小,农民工需求的市场信息不畅,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农村劳动力外出方式变 当中国农村中的剩余劳动

3、力来到城市里打工的时候,他们化不大,仍以亲朋好友介绍和自发外出为主,这不可避免使一的称呼由农民变成了“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他们已作为些农民外出就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许多农民工干了活挣不到 一个社会群体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从农民到农民工,反映在地钱,吃了亏,反而无法追究,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护。域上的变化是迁徙,当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不可缺少的一员(三)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时,这种迁徙的自由也就得到了确认,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改革开放以来,文盲半文盲率下降,尤其是经过9

4、年义务是,在农民工拥有迁徙自由的同时,其他的各种权利得不到保教育,农村青年的受教育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从全国平均 障。比如说他们在就业选择、劳动待遇、医疗保障、福利待遇等水平来看,农村青年劳动力素质的绝对水平仍然不高,与同年 方面所受到的是“另类待遇”,其子女的受教育权更是一直被忽龄段的城市青年相比受教育程度明显偏低。由于农民工文化素 视。近年来,关于进城农民工遭遇人格歧视的事情更是比比皆是。质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这不仅制约他 他们在权益保障上是城市里被忽略和被歧视的弱势群体

5、。需要们在城市的生存能力、权益享有和实现能力,而且也制约我国 指出的是本文所指的“农民工”是个非常狭窄的概念,它仅指在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被雇佣的来自于农村的工人,而不包括在乡镇企业、个(四)合法权益难得到保障体经济组织从事劳动的农民,也不包括在城市里从事个体工商农民工从权益缺损的实际来看可以概括为经济、政治、教育、业的农民。乡镇企业的工人从根本上说还是“离土不离乡”,并文化和保障等方面,但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政府在制度建设上 且大部分还具有农忙时务农,农闲时务工的兼业性质。在城市更多以指导

6、性意见和建议为主,缺少正对性、强制性、可操作性从事个体经营的农民与城市里居民举办的个体工商业不存在的制度规范,这使农民工维权缺少知道支持[3]城市职工普遍享。根本区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多数农民工则不享二、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受任何保险待遇,完全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直至今日,才逐(二)农民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导致农民工在就业中无序渐有一些强制要求为农民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文件出台,但 竞争在执行中这些文件还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从劳动力市场看,由于我国劳动力将长期处于供大于求

7、的三、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状况,据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课题组综合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认为200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的数量为高度重视和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现实1.2亿人左右,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性课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对于维为2亿人;[1]另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统计检查调查,截至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进一步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2008年12月31日,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2542万人[2]尽管最近珠江余劳动力合理

8、有序转移,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推进全面建,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浙东南等主要的劳动力输入地区设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不同程度的出现”民工荒”。笔者认为那是受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问题的解决,特从以下几方面提出自己及内陆城市的迅速发展,农民工开始回流,但是整个农民劳动的几点建议: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而且这种现象会长期存(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对农民工的身份歧视在,这就决定了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廉价地位。从社会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