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

ID:27562574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_第1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_第2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_第3页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7-07-0114:31:57新媒体研究2017年10期王立红河池学院,广西河池546300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新媒介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耍媒介使用渠道和平台。媒介技术的进步带来新传播革命、媒介化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交媒介的诞生,传统媒介环境下的传播范式发生变化。互联网媒介技术便捷性和去屮心化,传播“渠道霸权”时代终结,社会个体“自我赋权”时代的到來,传播主体多样化,公民记者和草根新闻传播者成为互联网时代下的主流。大学生在应对和处理互联网媒介带来的信息超载和舆论泛滥,网络虚假新闻与网络暴力吋,白身的媒介素养对他们处理信息与传播信息彰显山重耍的作用。传统媒介环境下培养和拥

2、有的媒介素养对于“互联网+”的媒介环境己经过时,无法有效应对媒介技术变革。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尤为重要。关键词互联网传播范式变革;媒介素养教育屮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360(2017)10-0155-03媒介素养概念源0英国学者FrankRaymondLeavis和他的学牛.DenysThompson合著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所谓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丁不同媒介的特质与功能的认知能力,对媒介传播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参与媒介、运用媒介及K信息为个人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的能力不同时代总会诞生不同的传播技术,进而

3、产生新的媒介,不同媒介背后总是体现了社会大众不同的诉求。换言之,不同媒介时代必然赋予媒介索养不同的内涵[1]20。伴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媒介形态呈现多样化,互联网技术诞虫带来了传播形态的多样化,社会化媒介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移动互联网与手机媒介形态的出现,在新媒介赋权的语境F,社交媒体T•台的用户阶M多样化,草根阶层与精英阶层共同活跃在社交媒体平台,互联网媒介带来的去中心化特质,社会庇层群众接触和使用媒介的门槛低,传播主体多元杂质化,传播主体价值观多元化,传统新闻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与缺失,互联网与社交媒介屮充斥屮不同形态的话语与舆论,信息泛滥与超载。因此,媒介索养教育在“互联

4、M+”吋代具有重大的现实作用,对于互联网用户甄别与解读信息具有不讨忽略的意义,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有助丁社会舆论的引导,净化网络空间,减少与遏制虚假信息与网络谣言的传播。1“互联网+”带來的社会影响和大众传播变革互联网的出现,大众传媒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产品己经深入到我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领域,我们又重新回到部落化的生活状态一网络部落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來了一系列新的传播特点,信息的渗透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模糊化,网络舆论多样化,网络用户参与社会活动更多利用社交媒介平台,互联网为社会大众在人际扩展、社会参与方面提供

5、了重大作用。但足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也给大学生的媒介索养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1.1草根阶层的兴起,把关人角色的弱化互联网与4G技术的发展,社会大众对T•媒介使用权越來越接近,大都数社会个体都可以运用手机或者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成为传播主体。在当下,社交媒体的兴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方便性和可接近性,用广可以在无线M络或者4G网络蒗盖范围内随时进行信息传播、信息评论以及视频传播等传播活动。区别与传统的职、Ik新闻记者,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者更具有草根阶层的特征,他们大都来向社会底层或者社会大众,没荷受过专业的培训,因此他们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由于缺乏新闻专、Ik素养,对于新闻

6、真实性无法甄别,无法正确区别事实与观点、事实与谣言、壤实与虚假新闻之间的关系,因此在进行信息传播的时会造成虚假新闻与谣言的二次传播者。网络的去屮心化特征,缺乏传统把关人对网络信息进行把关,网络中充斥着不同形态的舆论与信息,1.2虚拟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界限模糊化由于长期沉浸在媒介世界里,许多大学生无法区分拟态世界与真实世界。当下互联网媒介为我们大众提供了各种方便,也会大众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丫很多便利。社交类、游戏类、牛.活服务类、学习类网站,大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空间内运用网络平台可以解决人际交流、衣食住行、学习与工作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沉浸在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环境中,渐渐脱

7、离现实环境,与同学、老师、家人之間的互动减少,与外界之间的交往减少,他们把自己包围在互联网媒介所建构的拟态环境里,成力所谓的“容器人”。他们的思想、感怙都收到拟态环境屮信息与輿论的影响,对外界缺乏交流,接触不到其他的意见和观点,就会形成极端性的思想与0我。1.3社会化媒介带來的群体极化与信息茧房效应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互联网传播特别是社会化媒体中的信息传播,使得信息遮蔽现象严重。在当下,社交媒介的诞生,特别是当下大学生使用和接触最多和范围最广的微信,它具有协同过滤的机制。通过使用微信设H功能,可以对微信好友的朋友圈进行设可以不关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