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

ID:27596428

大小:76.0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_第1页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_第2页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_第3页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对比朱洪海1叶星原2(1新疆巴楚县人民医院843800;2新疆省泽普县人民医院844800)【摘要】FI的研宂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通、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蛛网膜不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5例SAH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镇静、止痛、药物(EACA、尼莫地平片)等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尼莫通、地塞米松。结果SAH的头痛症状以及脑积水、蛛网膜粘连、脑血管痉挛等主要并发症的症状的发生率、死亡率,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

2、著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尼莫地平、地塞米松鞘N注射治疗蛛网膜丁腔出血,可明显降低SAH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其方法简便,效果可靠,有非常实用的临床价值。【关键词】蛛网膜丁腔出血脑脊液置换尼莫通、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疗效【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2-0041-02蛛网膜卜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其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急性交通性脑积水、再出血等,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和致残后降低病人的生存质量。在

3、一些基层医院,由于不能做脑血管造影,故不能在发病早期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如何帮助这些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是基层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125例蛛网膜不腔出血的病人分别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照,前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病例的筛选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1】。病例来源于新疆泽普县人民医院2008年7月一2012年6月收治的125例均经过头颅CT扫描或腰穿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4例(男性34例、女性3

4、0例),年龄范围20岁一69岁,平均41.3岁;对照组61例(男性34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22岁一68岁,平均40.1岁。两组病人出血范围、出血部位、头痛评分、治疗时机均无统计学意义。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急症入院后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镇静、止痛、保持大小便通畅、抗纤维蛋白溶解药(EACA)以防止再出血,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片30mg,每日三次)防止脑血管痉挛,20%甘露醇静脉输注脱水降颅压等。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次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尼莫通每次2mg和地塞米松每次5mgo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快速静脉输

5、注20%甘露醇125mL;②30min后做腰穿,测颅内压,若压力≥150mmH2O,贝U采用不等量置换,即放出5mL脑脊液后注入4mL生理盐水;若压力<150mmH2O,则采用等量置换,即放出4mL脑脊液后注入4mL生理盐水,重复以上过程;置换过程应不超过12次,观察血性脑脊液明显转淡即可中止置换;③最后一次尼莫通2mg(2mL)和地塞米松5mg(2mL)代替生理盐水;注入的生理盐水总量泣不超过50mL、尼莫通不超过2mL、地塞米松不超过2mL。根据病情变化,每间隔两天1次,待头痛消失或脑脊液常规检查红细胞≤4000/mm3则停止,操作

6、4〜8次不等,平均5.5次。1.3疗效评定标准头痛评分:4分:头痛剧烈,药物不能控制;3分:头痛剧烈,药物能控制;2分:头痛剧烈可忍受;1分:阵发性头痛;0分:头痛缓解;观察吋间:4周。1.4安全性评价治疗前查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1.5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2结果2.1临床疗效实验组和对照组头痛评分见表1。试验组四周内发生再出血3^J(4.7%),死亡1例(为再出血死亡);对照组4周内发生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2例,再出血6例(9.8%),死亡3例(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1例)。实验组和对照

7、组治疗前的头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的第2天、第4天、第7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头痛有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见表1。表1两组病人头痛评分比较(x±s)与对照组比较,*P<0.052.2安全性在置换过程中,实验组无1例突发病情加重。3讨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常因头痛剧烈而不能很好休息以至焦虑不安,血压、颅内压波动易导致再出血,血液及苏成分破坏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及其氧合血红蛋白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导致脑血管痉挛,血细胞成分纤维化、铁质沉积使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易引起慢性非交通性脑积水。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应

8、的治疗后头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置换法能明显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膜的刺激,局部尼莫通的应用能迅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