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

ID:27597073

大小:62.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_第1页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_第2页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探讨关茵1何秋荣2刘丽敏1(1河南省焦作市中心血站454000;2河南省焦作市第六人民医院454000)【摘要】献血者血液标木检验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应严格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1]、《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的相关要求,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进一步保证血液检测质量。笔者根据工作中的经验体会,对血站实验室的质量管理进行如下探讨。【关键词】血液检验质量管理【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367-011、人员管理

2、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学历及专业技能,职称结构应合理,经过基础理论及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从业人员上岗培训与考核”,并取得证书。人员配备应充足,保证同一检测项目不得由同一人进行初检、复检,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理,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2、实验室环境及生物安全实验室应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3]、《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4]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5]的相关,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和卫生管理程序及相关管理制度。实验室面积应与所承担的工作量相适应,布局合理,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严格区分,防止交叉感染。卫

3、生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配备生物安全柜,温湿度计,空气净化消毒设备。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化学危险品有专门的安全可靠存放区域,并有明确标识。工作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3、标本管理为确保血液标本质量,应制订标本采集、贴签、运输、登记及保存管理制度,并做到有效实施。在标本采集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仔细核对献血者姓名、血袋及标本试管上的献血码,确保同一献血者的血袋、标本管、献血记录一一对应,贴签无误。运输过程中,标本应置于专用运输箱中,防止剧烈摇动,避免标本溶血,保持“冷链”(2-8°C)完整,并建立标本运送记录。标

4、本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当面核对标本质量状况,如标本数量、标本有无溶血、乳糜血、黄疽、污染等情况。标本离心应严格按照SOP文件要求进行,以免影响检测质量。4、试剂管理建立试剂的进货、验收、确认、保存、使用制度,严把检测试剂质量关。试剂在使用存储过程中应每天定吋巡视和记录冰箱温度,防止冰箱内温度异常影响试剂质量。试剂生产商和供货商应具冇相应资质,所冇试剂应在效期内使用。5、设备管理建立和实施设备管理程序,以规范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校准、确认和使用,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全自动加样系统、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标仪、洗板机应严格按规定进行维护,且每年至少

5、请专业机构校准一次。故障设备应冇醒0标识,严禁问题设备运行实验。提供实验室管理软件的供应商必须具有相应资质,软件须经过风险评估,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使用。6、质量控制室内质控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基础,质控品最好是商品化的人血清基质、瓶间差小、小量分装,不可反复冻融使用。HBsAg、抗HCV、抗HIV1/2和抗TP实验项0每块微板上均应有质控孔,须按试剂盒要求设置阴阳性对照作为内对照。应对质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绘制质控图,按质控规则对每批次检测结果进行冇效性判定。还应参加卫生部或省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对实验室的检测能力进行验证,发现实验室本身不易发现的不准

6、确性,了解各实验室之间的差异,帮助识别问题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从而提高检测技术水平。7、检验报告管理检验报告的审核是检验过程的最后一道关卡,是监督检验质量的重要方面,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故在每批试验结束后,检测结果的分析和检测结论的判定应由经过培训和评估可以胜任并得到授权的技术人员进行,冋吋还应由被授权人进行质量审核并签字后方可进行报告发布。质量审核的内容是对每批试验过程和关键控制点进行检査,即对检验过程中标本、试剂、设备、质控、环境等状态的冋顾,以确定检测结果、结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8、检验记录管理质量记录包括试剂确认记录、设备确认记录、检测原始记录、室内质评

7、记录、室间质评记录等。原始资料中必须注明检测项0、检测方法、试剂厂家、试剂批号、试剂效期、标本来源、检测日期、临界值判定规则、检测人员签名等。原始质量记录不能涂改,发生笔误需修改时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在血液检验过程中,影响检测质量的因素很多,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努力学〉」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各环节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关键控制点,保证血液检验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各阶段质量,不断改进提高检验质量,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医发[2006]167号,

8、血站质量管理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