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

ID:27628718

大小:60.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5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_第1页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_第2页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_第3页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胸痛患者中诊断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_FABP)对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心脏标志物诊断AM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2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就诊患者122例,即刻采肘静脉血5ml。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_FABP,同时测定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_MB)。采用SPSS17.0软件比较3种心脏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在AMI发病6h内,H_FABP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nT和CK_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0.lng/ml、CK_MB〉24U/L为结果阳性。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各检测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的比较用Pearsonx2检验,以P0.05),见表1。3讨论AMI是急诊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早期再灌注治疗的时间对降低死亡率及改善预后有决定性的意义[3]。对高危患者进行快速而正确的诊断可以避免再灌注治疗的延迟,从而挽救濒死心肌、防止梗死面积扩大及梗死后心室重塑;对低危患者进行急诊介入治疗可能会造成潜在的损害。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患者中约1/4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这使得心脏生化标志物检测起相当重要作用。在传统的

3、心脏生化标志物中,CK_MB水平不升高不能排除微小心肌坏死。在2⑻6年AMI全球联合工作组对心肌梗死进行了重新定义,肯定了肌钙蛋白在AMI诊断中的价值[4]。但由于cTnT在心肌梗死后2〜4h血中水平开始升高,且还易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急(慢)性心力衰竭、肺栓塞和肾功能衰竭等,故缺乏早期诊断灵敏性。H_FABP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5⑻0的心肌细胞胞质蛋白,主要与脂肪酸结合并控制脂肪酸分子的移动,从而在脂肪酸的摄取、转运和代谢中发挥作用。当心肌受损时,由于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动员脂肪酸提供能量,导致心肌细胞内H_FABP水平迅速升高,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小,快速释放进入血循环中。AMI时1〜3h开

4、始升高,6〜8h达峰,12〜24h恢复正常,在心肌中比骨骼肌高10倍[5]。因此H_FABP正在被作为诊断AMI的早期标志物和再灌注的标志物而受关注。新近的研究还表明,H_FABP水平的升高与AMI的死亡危险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增加相关,并且独立于其他的临床危险因子和生化标志物[6]。本研究表明H_FABP是目前早期(0〜6h)诊断AMI的最敏感的心脏生化标志物之一,优于经典的心脏标志物cTnT和CK_MB,尤其适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从而提早开始再灌注时间,使患者得到最大的受益。目前通常采用ELISA法检测H_FABP。该方法虽然为定量检测,但是耗时长,需90niin才出结果。本研究采用快速检

5、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H_FABP[7],虽然为定性检测,但检测时间短(15min),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可以床边检测,更适合急诊应用。参考文献[1]范树虹,杨曙光,薛炳国,等.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心血管病学杂志,2011,32(5):734-737.[2]ThygesenK,AlpertJS,JaffeAS,etal.Thirduniversaldefinitionofmyo_cardialinfarction[J].EurHeartJ,2012:2551-2567.[3]韩雅玲.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策略的再认识[J].中华血

6、管病杂志,2011,27(11):837-840.[4]RogerVL,KillianJM,WestonSA,etal.Redefinitionofmyocardialinfarction:prospectiveevaluationinthecommunity[J].Circulation,2006,114(8):790-797.[5]黄艳.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5):734-737.[1]孙玉发,衣志勇,蒋知新,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危险分层中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13(2

7、):115-118.[2]陈莉莉,郭小梅,马业新,等.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金标记免疫层析法的建立[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5):324~325.(收稿日期:2013_3_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