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

ID:27641940

大小:80.3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5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_第1页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_第2页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_第3页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_第4页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摘要:“而”是语法功能颇为重要且语法关系颇复杂的连词之一,中古可以说是汉语语法、词汇等方面过渡的重要时期,《搜神记》作为中古经典传世文献,它保留了“而”的大量句式。本文试图从《搜祌记》“而”的用法着手,从“而”的语法纵向演变中截取一个静态横截面作为观照对象,通过比较中古汉语“而”的不同语法功能的兴衰状况与现代汉语“而”的语法功能的留存情况,可以验证语法的流动性和变更性。本文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而”所连接的几种关系在《搜神记》中的比重及流变;二、“而”前是否停顿的区分关键词:《搜神记》酒;结

2、构关系;流变一、“而”所连接的几种关系在《搜神记》中的比重及流变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认为上古汉语中“而”字可以连接并列、转折、偏正、假设等不同关系的词语或分句。《搜神记》作为中古时期重要传世文献,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搜神记》中“而”字出现频率很《搜神记》中连词“而”用法简析摘要:“而”是语法功能颇为重要且语法关系颇复杂的连词之一,中古可以说是汉语语法、词汇等方面过渡的重要时期,《搜神记》作为中古经典传世文献,它保留了“而”的大量句式。本文试图从《搜祌记》“而”的用法着手,从“而”的语法纵向演变中截取一个静态横截面作为

3、观照对象,通过比较中古汉语“而”的不同语法功能的兴衰状况与现代汉语“而”的语法功能的留存情况,可以验证语法的流动性和变更性。本文涵盖以下三个方面:一、“而”所连接的几种关系在《搜神记》中的比重及流变;二、“而”前是否停顿的区分关键词:《搜神记》酒;结构关系;流变一、“而”所连接的几种关系在《搜神记》中的比重及流变向熹先生的《简明汉语史》认为上古汉语中“而”字可以连接并列、转折、偏正、假设等不同关系的词语或分句。《搜神记》作为中古时期重要传世文献,具有很高的语料价值。《搜神记》中“而”字出现频率很高,“而”字的用法相对于上古

4、汉语来说有明显变化。据统计,《搜神记》“而”字连接的几种关系如果用量化分析的话,承接(约32%)>转折(约26%)>偏正(约23%)>;并列(约8%)>因果(约7%),目的关系较少,假设关系极为罕见。“而”字连接的承接关系举例如下:1、历夏而至商末,号七百岁(卷一彭祖)2、临至而后下之(卷五蒋山祠)3、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卷十四女化蚕)4、饮竟而去(卷十六鬼酣睡)承接关系很普遍,前后连接两个述谓句,而这两个述谓句中的谓语动词之间有着先后顺序或递进关系。《搜神记》中“而”连接的承接关系类别也很复杂,

5、大致归纳为四类:A、及物动词+宾语1+而+及物动词+宾语2(例1)B、及物动词+(宾语)+而+及物动词+宾语(例3)C、不及物动词+而+及物动词+宾语(例2)D、及物动词+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例4)A与B很相似,区别在于“而”前后的及物动词连接的宾语是否一致。不难看出,C与D是一种颠倒错位关系。马建忠先生曾说过“上下文气缓者,连以而字,急则连以则字”。“而”字结构相对疏松,前后句法成分互换互置也就不足为怪了。B类特别说明一下,前后两个谓语句中受事宾语一致,绝大多数是省略前一个及物动词的宾语。显而易见,C类结构在当时的语用

6、中颇为流行。承接关系在语义上有递进的趋势,“且”字常连接递进关系,“而”和“且”连用,“且”就使得“而”的递进功能强化。现代汉语中的“从而”也是由“而”字的承接功能衍生出的连词。“而”字连接的转折关系举例如下:5、虽尔,而慎莫卖宅也(卷三隗?荩?“而”发挥转折作用时,“而”前后的句法成分在语义上有逆向关系。“而字在最初的时候,既用于反接,又用于正接,后来是前者战胜了后者。”现代汉语中“而”也只留下了转折这一功能,“而”连接的转折句相对于其他句式(如承接句、偏正句)来说分句较多,句法关系更为复杂,语用功能更为强大,所以“而”

7、的转折功能会一跃成为它的主要语法属性,例5“虽折结构的滥觞可以说是后世“虽然但是这一转“而”字连接的偏正关系举例如下:6、竺乃急行归,达家,便移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卷四糜竺)7、豕人立而啼(卷六彭生)8、悒悒而死(卷十五王道平)9、后又数闻呼噪攻击之声,四面而来(卷十六王昭)10、于是寄女缓步而归(卷十九李寄)偏正关系大致有三类:一类是“而”前连接时间状语,这种时间状语是交代“而”后连接的述谓成分所发生的时间点或时间段(例6)。一类是“而”前连接方位状语,这一方位状语交代“而”后述谓成分的动作趋向(例9)。还有一类是“而

8、”前连接谓语短语,这些谓词性短语用来描述“而”后述谓成分的性质、状态。一般的格式是形形+而+动(例8)、名动+而+动(例7)、副动+而+动(例10)偏正关系的演化有些复杂,时间状语与方位状语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不再用“而“连接,它们有专门的介词“在”和“从”,而这些介词不同于“而”,它们通常位于句首。“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