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

ID:27644528

大小:601.51 KB

页数:44页

时间:2018-12-01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_第1页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_第2页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_第3页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_第4页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分析法新剑桥学派理论结构论第四讲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弹性理论的代表人物: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勒纳。Joan·Robinson研究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的影响,提出国际收支弹性理论货币贬值是否一定能改善一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呢?Ex+Em>1(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弹性分析理论TheElasticitiesapproachtoBalanceofPayment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m=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

2、的变动率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不同弹性条件下贬值对收入的影响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从$1/7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出口商品的国内单价汇价出口商品的美元单价出口数量出口的外币(美)收入价格变动率(%)出口数量变动率(%)07$1/7$110000$10000--17$1/8$0.87511000$962514.29%10%27$1/8$0.87512000$1050014.29%20%E:出口

3、需求弹性出口商品销售量增加的百分比与货币贬值引起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跌百分比之比Ex=x出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1、马歇尔——勒纳条件只有出口商品销售量增加的百分比大于货币贬值引起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跌的百分比,货币贬值才能增加外汇收入单从出口看,Ex>1是贬值发挥作用的一个必要条件Em进口需求弹性进口量减少的百分点与货币贬值引起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涨的百分点之比Em=只有进口商品价格上涨能使进口商品的减少量大于零,贬值就能够减少进口,降低外汇支出单从进口看,Em>0是贬值发挥作用的另一个必要条件进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只有当以贬值因进口需

4、求弹性大于0(进口减少)与出口需求弹性大于1(出口增加)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差额。Ex+Em>1由此推论:①Ex+Em>1国际收支因本币贬值而改善②Ex+Em=1国际收支状况保持不变③Ex+Em<1国际收支应本币贬值而趋于恶化Px:以本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Pm:以外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e:表示一单位外币折合为本币的数额,即直接标价法下的汇率B:本币贬值前的国际收支差额X:本币贬值前的出口量M:本币贬值前的进口量ΔX:本币贬值后的出口增量ΔM:本币贬值后的进口减少量假设本币贬值后,出口产品的价格减少1%,进口产品的价格会相应增加1%那么本币贬值后的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

5、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分别是:ΔXΔMXMEX=EM=1%1%ΔX=1%·X·EXΔM=1%·M·EM本币贬值后:出口收入增加额为Px·ΔX=1%·Px·X·EX进口品的本币支出相应增加额为1%·e·Pm·M进口需求减少额为e·Pm·ΔM=1%·e·Pm·Em·M本币贬值前国际收支B=Px·X-e·Pm·M本币贬值后国际收支差额的变动额为ΔB=EX·Px·X·1%—(1-Em)·e·Pm·M·1%显然,只要EX·Px·X—(1-Em)·e·Pm·M>0,本币贬值就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贬值前国际收支是均衡的,那么就有Px·X=e·Pm·M,因此上述条件就可以变为:只要

6、EX>1-Em,即EX+Em>1,本币贬值就能改善国际收支。贡献与局限贡献:马歇尔是第一个将弹性分析方法用于国际经济领域的经济学家,这一分析方法对后来的弹性分析理论具有直接的影响。弹性分析提醒人们,当本国国际收支失衡时,不要一厢情愿地通过贬值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局限1.该理论是建立在局部分析的基础上,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实际上其他条件是变动的。2.该理论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实际上本币贬值不仅会影响到经常项目收支,还会影响到资本项目收支。3.该理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在现实世界中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一个动态过程

7、,如产生时滞效应(即J曲线效应)。毕肯戴克-罗宾逊-梅茨勒条件(Bickerdike-Robinson-MetzlerCondition)2、贬值与时滞反应——J曲线效应(J-curveEffects)马歇尔-勒纳条件只谈到了贬值对贸易需求的影响,并未提到商品出口的供给情况。即使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本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国际收支,反而可能导致其恶化,往往要经过几个月之后这种状况才开始好转。这就是贬值的时滞反应,其路径曲线的最初部分类似英文字母“J”,后来学者就将这一现象称为J曲线效应。实际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实际变动还取决于商品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时

8、滞: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