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ID:27676982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5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脓肿的临床疗效观曾素贞(海南省琼海市妇幼保健院琼海海南571400)【摘要】目的:对中两医结合在盆腔脓肿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78例盆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丙药,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予以中医灌肠治疗,且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2.3%)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2.1%)相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好转时间、住院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

2、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盆腔脓肿患者实施中丙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关键词】盆腔脓肿;中医灌肠;效果【中图分类号】R711.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037-02在临床上,盆腔脓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一般是因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继而所引发的。一旦患有该疾病,若不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将可能引发诸多并发症,例如慢性盆腔痛、宫外孕等,对女性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鉴于此,笔者将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39例盆腔脓肿患者实施中丙医结合治疗,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将报

3、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所收治的78例盆腔脓肿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所有病患均通过临床症状及其腹腔镜检查、B超检查等,最终诊断为盆腔脓肿,其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加、下腹有反跳痛或压痛,存在程度不等的子宫压痛、压痛包块等症状[1】。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患者年龄在20〜5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3&plUsmn;2.5)岁;病程最长11天,最短1天,平均病程为(4.2±1.9)其中23例为已婚,16例为未婚,皆有性生活史。对照组39例,患者年龄在19〜

4、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5±3.1)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2天,平均病程为(3.9±1.2)天;其中21例为己婚,18例为未婚,皆有性生活史。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无明显地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对该组患者予以西药治疗,即对患者给予0.5g的甲硝唑、0.4g的丁胺卡那霉素以及5g的氨苄青霉素(过敏患者可以左氧氟沙星替代),静脉滴注,一天一次,持续治疗一个疗程,即一周[2】。在此期间,要求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取半卧位;饮食方面应以半流质、流质为主。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之上,对该组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即对患者

5、实施中药灌肠,灌肠所需中药主要冇莪术20g、三棱20g、皂角刺20g、桔梗20g、刘寄奴20g、蒲公英10g、苏木20g、花蛇舌草20g。依据中医辨证原则适当加减药物,针对热毒蕴结的患者,可添加紫花地丁、黄柏;痰湿阻滞患者,可添加陈皮、半夏。用布包装好所冇药物,加入500ml的水,煎煮并取200ml,将布包去除,再浓煎50ml,每日晚实施中药保留灌肠一次,经前暂停使用,同样持续治疗一个疗程。此外,把之前装有药物的布包,在热气尚未消失前,放在患者的下腹部,即疼痛处,且以TDP远红外线治疗仪进行照射治疗,时间大约为0.5小吋。1.3疗效判定[3](1)基本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的

6、全身症状及其腹部体征完全消退,体温与WBC计数恢复正常状态,经妇科检查未发现包块,且B超检查显示脓肿己经消退;(2)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其腹部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经妇科检查发现包块明显变小,程度为2/3,B超检查显示脓肿还没右完全吸收;(1)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症状及其腹部体征有所好转,经妇科检査发现包块变小,II程度在1/3以下,B超检查显示脓肿尚未完全吸收;(2)经治疗后,患者的全身症状与体征并未好转,甚至有加剧的趋势,B超检查显示脓肿未好转。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数4■显效数4■有效数)/总例数×100%。1.4统计学分析研究所得全部数据,

7、均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8.0予以处理。其中采用(±s)代表计量资料,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如果P<0.05,那么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结果(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分析:通过治疗,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都得到了一定的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1%,组间总有效率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下表1所示。表12组患者治疗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基本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39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