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

ID:46298641

大小:6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1页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2页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3页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精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及好转率均较对照组高,腹部坠胀疼痛、腰舐部酸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V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文章编号:1009-5519(2008)12-

2、1805-02中图分类号:R271文献标识码:A慢性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性反应,是妇科常见多发病。该病顽固,易反复发作,久治不愈,且影响生育,给患者造成很多困扰。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治疗效果差,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均为我院妇科门诊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9例,年龄23~65岁,平均(31.50±2.25)岁;病程1〜13年,平均(2.45±0.12)年;对照组29例,年龄24〜64岁,平均(32.10±2.16)岁;病程1〜11年,平均(2

3、.30±0.16)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1]:(1)腹坠胀痛、腰舐部酸痛、口带黄稠、量多有异味、月经不调,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症状,也有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查体下腹部有明显压痛,阴道有炎性分泌物,子宫及双侧附件压痛或活动受限,粘连固定;(2)病史在1年以上;(3)低热,易感疲劳,周身不适,失眠;(4)劳累、性交后及经期前后症状加重;(5)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触及条索状物或片状增生,压痛明显;(6)辅助检查: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或输卵管部炎性包块,血常规检查可有口细胞总数

4、或中性粒细胞轻度增高。1.3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无异常发现。显效:症状基木消失,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大部分转阴,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2/3以上。有效:症状明显减轻,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好转,B超提示包块缩小或积液减少1/3以上。无效:症状稍有缓解或无变化,甚至加重,体征无明显改善。1.4治疗方法:两组均予生理盐水250ml加青霉素800万IU(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则用先锋6号)、5%葡萄糖盐水250ml加庆大霉素24万IU、甲硝呼200ml静脉点滴,均1次/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

5、方剂为:丹皮、赤芍各15g,川茸、元胡、桂皮、怀膝各12g,红花9g,桃仁10g,当归20go腹痛明显者加蒲黄12g、三棱、莪术各10g,脓性口带加红藤、败酱草各30g,有积液者加土茯苓、泽兰各12g,有包块者加土鳖虫10g,鳖甲15go7d为1疗程,一般2~3个疗程。临床用药吋在此基础上随证加减,水煎服,1剂3煎,第一、二煎早晚服,第三煎晚上加水坐浴,20分/次,同时将药渣装入缝制的布袋蒸热敷于腹部。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t检验、x2检验。2结果2.1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见表1。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6、本组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出现,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3讨论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病程迁延所致,但部分病例也可无急性盆腔炎病史。慢性盆腔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且为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Z-o盆腔炎多为混合感染,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差,加之病程长,疗效均不满意。该病多为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青霉素和甲硝呼等是临床首选药,价格便宜,但疗效一般,另有文献报道[3]西药广谱抗生素菌必治加上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卩坐联合应用,可以较彻底地杀死病原菌,但需临床进一步证实。屮医理论认为慢性盆腔炎多散见于屮医“❷頫”、“

7、痛经”、“带下”、“不孕”等病中,其病因多见于流产、产后感染、月经不洁、经期同房、手术、带环等。中医认为其病理为流产后损伤胞宫脉络,或术后体虚、正气不足,或月经不洁、邪气太盛,湿热寒乘机侵袭、气血阻滞、运行失常、肝失疏泄、冲任失调导致痰湿停积、瘀血存留,故治法上应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主。本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症状消失及好转率均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其中在腹部坠胀疼痛、腰舐部酸痛方面差异显著,并能明显的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其机理为本方中赤芍、桃仁、红花、丹皮祛瘀止痛、清热凉血逐瘀,当归补血活血、理血中Z气,元胡能行气活血,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