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

ID:27680733

大小:461.7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5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_第1页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_第2页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_第3页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_第4页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北京中考化学二模科学探究汇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海淀二)〖科学探宄3“食品蒸汽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加热袋中的固体粉末含镁粉、铁粉和氯化钠,使用时向其屮加入水袋屮的水,即可产生大量热。实验小组针对放热过程屮的反应原理②氢氧化镁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进行实验】同学们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成分的固体粉末放入甲中,通过分液漏斗向其中均加入8mL水,读取甲中所得固液混合物的最高温度,实验记录如下表:(实验时的室温为22.7°C;除B外,其余实验屮镁粉的质量均为困体粉來一一卷水1.0g)实验序号ABCDEE固体成分MgFeMg+FeM

2、g+NaClFe+NaClMg+Fe+NaCl乙屮现象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①_少量肥皂泡,难以点燃较多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无肥皂泡大量肥皂泡,点燃有爆鸣声混合物温度23.1°C22.8°C23.rc24.2°C22.8°C27.2°CT乙【获得结论】(1)实验A证明了镁粉与水能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0=+o(2)使镁粉与水迅速反应并放热的最佳方法是向镁粉中加入。【反思改进】(1)Ml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升高的温度不足以加热食物,其可能的原因是o(2)同学们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猜测,实验F屮的

3、反应结束后,甲屮的固液混合物屮仍然含有NaCl和铁粉,通过补充实验证明了上述猜测。补充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同液混合物,,得到白色固体(经检验为NaCl)。2(西城二)K科学探究3(5分)“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近代著名科学家侯德榜发明的一种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工艺,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模拟实验。【查阅资料】①生产原理:NaCl(饱和溶液)+NH3+C02+H20=NaHC03(固体)I+NHX1②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Nil】CO:饱和I丨棟作1食鈦水反雇1①氨气(NIL)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

4、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理论分析】(1)依据资料①可知相同条件下,似队03的溶解度NH..C1的溶解度(填或“<”)。(2)NallC03受热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步骤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及现象解释与结论1ac響酸/饱和食盐水从a管通入nh3,一段时间后,从b管通入C02,溶液中有同体析出(1)蘸有稀硫酸的棉花的作用是(2)通麗:}的3管若伸到液面下,会造成的后果是2步骤1析出的固体r—澄清加热,导管口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步骤1

5、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31wP足量稀盐酸少许步骤2Z加热后的固体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实验反思】同学们认为步骤3的结论存在不足。依据题中信息,设计实验确定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成分,其方案是o3.(东城二)[科学探宄](共1小题,共6分)(6分)化学是从分子、原子的角度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提出问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是白色固体,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04*5H20的

6、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SO^FbO二CuSO4*5H2O。【实验探究】实验装置及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化学方程式(1)向盛冇无水硫酸铜的试管无水硫酸铜与水发生了化学屮滴加少量蒸馏水观察到反应(2)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夹现象与(1)相此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变化是:持仪器已省略)无水硫酸铜馏水同①水由液态变为气态;②白色固体变为色。以上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3)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并观察到无水硫电解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的最小粒子。4(朝阳二)(I科学探究3(共1道小题,共6分)抱和

7、氣化納溶液(6分)某学习小组对课本中“氯化钠能用于制烧碱”的内容产生兴趣,查阅资料得知:2NaCl+2H20甦2NaOH+H2t+Cl2t。为验证该反应能制烧碱,同学们用右图装置进行了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实验,通电一段吋间后,关闭电源,从K处倒出溶液作为待测液进行如不探宂。[源:Z【探究一】检验待测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检验含有氢氧化钠的方法是■。【探宄二]测定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查阅资料:I.氢氧化镁不溶于水。.II.氢氧化钠与氯化镁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①②

8、③④⑤取待测液加入过量过滤出[=>洗漆>=>干燥称重氣化镁溶液沉淀物沉淀物称重(1)步骤②加入的氯化镁溶液必需过量,其目的是。实验过程中,判断所加氯化镁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O(2)实验过程中若缺少步骤④的操作.,则测定的待测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没影响”)。5.(丰台二)K科学探究3(8分)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NH,HCOJ是制作油条和油饼时常用的膨松剂,化学兴趣小组对这两种膨松剂受热分解后的产物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