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

ID:27686737

大小:315.72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5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_第1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_第2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_第3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_第4页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幻灯片1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幻灯片2第一节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战国时期是屮国历史上发生大变革的时期,是奴隶主向封建制度转变的过度时期,其在文化教育上的主要标志是“官学袞落,私学兴起。”•一、私学兴起的原因•1、官学的衰落•⑴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没落,丧失了进取精祌,迷恋于腐朽奢侈的生活,失掉了学习的兴趣•⑵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3)战争动乱打破旧的文化垄断。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动乱,无暇顾及学校。“乱世则学校不修”、“天子失官,学在叫夷”幻灯片3•2、私学兴起的原因•⑴社会的变动打破

2、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秘藏与官府的典籍文物逐渐扩散于民间。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同时也有了可供学习的材料。•⑵社会上不少人为了求得在经济上、政治上的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掌握知识的庶民便有登上政治舞台的机会,私学的创办人又都以各式的“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注:私学的岀现时历史的必然。至于谁首创私学,根据现有的史料,很难考查。现有的史料说明,私学出现在孔丘开办孔家私学之前。幻灯片4•二、私人讲学的特点•⑴私学是建立在个体经济基础上的•⑵私学的社会阶级基础是以

3、新兴地主阶级为首的阶级联盟。•⑶学术下移,学在四方•⑷政教分设,有独立的组织机构•⑸教育对象扩大,入学以自由受教为原则。•⑹官师分离,有专职的教师。•⑺学术繁荣,百家争鸣。•⑻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有较密切的联系。•⑼不一定有固定的教学场所,具有较大的灵活性。•⑽多种目标,培养各类人才。幻灯片5•三、私学产生的意义•(1)私学冲破了“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的旧传统,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山来。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推动了学术的发展。•⑵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⑶私学使教育內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⑷私学的发展

4、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光辉的成就,在屮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幻灯片6第二节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一、养士之风盛行(秦国吕不韦,食客三千)•伴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封建制代替奴隶制,官学变成了私学,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大为增加,加之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士阶层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重要力量,因而养士之风盛行,而要想成为士,就必须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发展。•二、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儒、墨、道、法、名、阴阳)•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私学在教学时各自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伦理观念等,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

5、发展成力不同的学派,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我们常称为“诸子百家”。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争辩,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幻灯片7•三、私学的发展及其影响•对教育影响最大的为四家:儒、墨、道、法。•儒家私学和墨家私学并称为“显学”。(玄学)•显学强调存在就是现实,显学根于对现实lit界的理解提供治理管理的意见与建议,•1、儒家私学(孔子、孟子、荀况)•孔子是儒家私学的创始人•2、墨家私学(墨翟di)•3、道家私学(老子、庄子)•4、法家私学(商鞅、韩非、李斯)幻灯片8第三节齐国的稷下学宫•一、简介.••

6、所谓“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市)的稷门(城两南门)附近地区。•稷下学宫,历史悠久,早在齐桓公时期就已创立,历时约150年,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里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宮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幻灯片9稷下学宫的性质•1、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容纳百家、思想自由)•2、它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

7、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幻灯片10•二、稷下学宫的办学特色•1、学术自由•2、教师待遇优厚•3、学无常师•4、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一一《弟子职》,从尊敬师长到敬德修业,从饮食起居到衣着仪表,从课堂授课到课后复习均有严格规定。幻灯片11•三、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2、显示了屮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幻灯片12第四节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曾•国瞰邑人(公元前551-公元前479)。自30岁左右,开始私人讲学

8、,长达40余年。•《论语》是研宄孔子教育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他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1)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⑵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儒学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幻灯片13•一、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