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

ID:27710042

大小:5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_第1页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_第2页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作文的评改洪玲玲张娟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小学255075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告诉我们,作文若不加以修改,便成不了好文章。细致、认真地修改作文,是好作文产牛的基础。但是,在我们长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修改作文的习惯,他(她)们也不懂得修改作文的妙法,如有些学牛在写完作文后连看都不看就交给了老师,甚至知道自己写得文理不通,也不去修改,有的还错误地认为“写作文是我的事,而改作文则是老师的事”,就连不会写的字也不去查字典弄清楚,让它空格等老师来填。这些不良现象应如何纠正?怎样才能让学牛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呢?一、把作文修改和语

2、文教学融为一体1.经常教育学牛作文必须进行修改,让学牛明白作文越修改越好,改一次就有一次的进步,改一次就有一次的提高。我们经常向学牛讲解,凡是好文章,都是作者精心修改出来的。2.讲名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给学牛听。联系语文教学,内容涉及到作家作品简介时,可给学生讲作者怎样修改文章的故事。如学习古诗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可讲作者多次修改换字的事:曾把“绿”字改为“过”,觉得不满意,改为“吹”,“春分乂吹江南岸”等,经过反复推敲,绞尽脑汁,最后才定为形象生动的“绿”字。作家为一个字苦心用尽,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修改修改自己的作文,使其“更上一层楼”呢

3、?同时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写作兴趣小组活动,讲一些古代成名作家耐心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初步形成花心思、花大力气修改作文的好习惯。二、教给学牛正确的修改作文的方法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呢?主要有四个步骤三种方法。四个步骤就是:让学牛修改作文时,一看主题,二看材料,三看结构,四看语言。要修改作文的结构,主要看作文的结构是否合理,条理是否清处,意思是否连贯、紧凑,详略是否得当,还要注意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尽量做到“龙头凤尾”。对作文语言的修改,要推敲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要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避免出现错别字及用错的标点。修改的三种方法:一是

4、增,二是删,三是改。作文时该写的没有写到,甚至该详写却没详写的地方,都要不惜笔墨增添岀来;反之,对与中心无关的词、句、段或写垂复的,对突出中心不起作用的部分,则要删去。修改作文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做好的事情,只有花大力气长期坚持不懈,不厌其烦,才会收到较好的效果。三、用“聊天”式作文评语“中心明确”、“语句优美”、“语句通顺”、“结构严谨”……这一类的作文评语是我们语文老师常用的,但千篇一律,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不写评语吧,又称不上批作文,写了这一类评语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也没多大促进作用。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写作有新感悟,进而有新提高呢?

5、我觉得采用这种聊天式评语可能会有新帮助。“聊天”式作文评语,就是老师用聊天话语给学生的作文写评语,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激励,指导学生写好作文。它的优点是克服了评语的概念化、程式化倾向,把学生和老师放在同等的位置上,更像是朋友,所以建议容易接受,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聊天式评语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理解性”聊天评语。理解是沟通的前提,沟通得越好,教学效果则越好。学生写作过程中肯定会有些语句不通顺之类的毛病,作为老师,我们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和谅解,不能单纯地一棍子打死。理解才能产生信任,有了信任才能信服,一个让学生信服的老师的教学效果肯定是好的。2.

6、“激励性”聊天评语。“妙笔生花”、“此句太好了”、“此句优美动人”……激励性的话语能鼓舞学生的写作热情。要多在学生的精彩语句、段落下画圆圈、写评语,让学生有成就感。3•“目标性”聊天评语。目标性聊天评语应“由易到难”,将写作目标逐渐推向高一层次。初一学生作文水平相对较低,不可要求过高,所以上学期作文教学可以从基础抓起,开始吋要求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出现或少出现错别字、病句,写好一两个小片段;然后再进一步要求学生注意语言,使主题突出,条理清晰,有文采,让学生拿到“基础等级分”,再向“发展等级分”努力,这就是“目标式”聊天评语的总原则。4

7、.“辅导性”聊天评语。由于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层次不一,统一辅导有一定的弊端,教师应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利用辅导性作文评语进行个别写作辅导。在评语中可回答学生在写作中岀现的疑难问题,以书面形式对其进行指导,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我想,在老师谈心般的作文点评中,学生既受到了表扬,获得了肯定与激励,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意识到了自身之不足,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