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

ID:27748341

大小:204.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5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_第1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_第2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_第3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_第4页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标高考语文背诵篇目(初中部分)默写命题人:彭存鑫 一、《孔子语录》(《论语》)1、《论语十则》中,“,”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2、《论语十则》中,“,”论述了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3、《论语十则》中阐述关于对待事物应保持正确态度的语句是“,”。4.《论语十则》中,孔子评论孔文子的两句是“,”。5、《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习的三个层次是:“,。”6、《论语十则》中的“,”,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二、《鱼我所欲也》(《孟子》)1、文中“,;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2、“”是全篇的中心论点。3、表明“我”不会做“苟且偷生之事

2、”的句子是“,”。4、作者说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而贤者能做到坚持不懈的句子是“,,贤者能勿丧耳”。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文中表明生活、思想、行为上磨难的目的是“,”。3、“,”则会亡国。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四、《曹刿论战》(《左传》)1、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小大之狱,,”。这些语句反映战前政治准备,表现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3、曹刿“,”的原因是“惧有伏焉”。

3、164、“彼竭我盈,故克之;,。”能体现曹刿的军事思想。五、《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1、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是“,”。2、齐王受邹忌启发后,“乃下令”用悬赏的方法广泛征求臣民意见:“,;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3、邹忌经过冷静理智地分析,在齐王面前巧妙地将家事与国事进行类比,与“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妾之美我者,畏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与“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相对应的句子是“”。最后邹忌得出结论:,。4、邹忌的讽谏最后收到了“,”的效果。六、《出师表》  (诸葛亮)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

4、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4、《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5、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6、作者指出,“,”是西汉之所以兴隆的原因,而“亲小人,远贤臣”是东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七、《桃花源记》(陶渊明)1、“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描绘出桃花林的自然景色。2、“,”。描写出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安定平和。3、文中“,”,描写桃花源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怡然自

5、得。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村人待客的热情。5、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是“ ,”。八、《三峡》(郦道元)1、作者用“”起笔,既交代了描写对象,又介绍了其总体长度。162、作者先写山,用“,”写山之“连”,用“,”写山之“高”,又用“,”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3、用“,”正面描写夏季三峡的水势之险恶、水位之高、水流之急。而“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通过对比、夸张更加突出了夏季江水暴涨后的水流之疾。4、“,”,烘托出三峡秋景的凄凉。5、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6、“,。”通过色彩对比。动静结合对

6、三峡景物进行描写。7、“”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而“”又掺入了作者的审美意趣,使得诗情画意融为一体。九、《马说》(韩愈)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也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不公正的待遇。6、“,?”是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7、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8、“??”

7、运用设问句表明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十、《陋室铭》(刘禹锡)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这两句也点明了全文的主旨。3、“,。”表现了陋室主人的交往之雅。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5、文中“,”,16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十一、《小石潭记》(柳宗元)1、《小石潭记》中的“,”表现了溪水蜿蜒曲折。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