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

ID:27751666

大小:122.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2-05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_第1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_第2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_第3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_第4页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生成词库论看汉语动宾结构及其语义转喻李强上海大学中文系摘要:语义的组合与生成并不总是遵守“弗雷格原则”,很多情况是整个结构的语义超出组成成分的语义之和,汉语动宾结构就存在这样的现象。结合生成词库论的相关知识,本文以动词“听、读、写、看”和名词的搭配为例,说明动词对名词存在语义选择限制、名词存在语义转喻现象;并且认为动宾结构的语义生成和理解需要依靠物性角色和组合机制的共同作用。关键词:生成词库论;动宾结构;语义转喻;物性角色;组合机制;作者简介:李强,男,安徽巢湖人,北京大学博士,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讲

2、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学。电邮:leeqiang2222@163.com。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人研究项0《汉语意合语法框架下的词汇语义知识表示及其计算系统研宂》TheVerb-ObjectStructureanditsSemanticMetonymyinChinesefromGenerativeLexiconTheoryLiQiangAbstract:Semanticcombinationandgenerationdonotalwaysabidebythe“FregesPrinc

3、iple”•Inmanycases,themeaningofthewholestructureismorethanthesumofitsconstituentsmeaning,whichisthecaseofChineseverb-objectstructures.Withgenerativelexicontheory,thispapertakesthecollocationbetweenverbsting(听),du(读),xie(写),kan(看)andnounsasexamples,illust

4、ratingthatverbshavesemanticrestrictionsonnouns,andsemanticmetonymyoccurssimultaneously.Moreover,thesemanticgenerationandunderstandingoftheverb-objectstructuredependonthecombinedeffectofqualiaroleandcompositionalmechanism.Keyword:一引言语法结构的语义自足性(self-suffi

5、ciency)问题是语言学研宂的一个重要课题。自足性高的结构遵守语义组合的“弗雷格原则”(Frege?sPrinciple),各个组成部分的语义相加即为整个结构的语义;自足性低的结构则超越了语义组合性原则,整个结构的语义不能由各个组成部分的语义推导出来,而常常需要在一些其他因素的帮助下才能浮现出完整的语义信息。近些年來兴起的生成词库理论(GenerativeLexiconTheory,简称GLT)关注的就是上述两类语义现象。具体来说,就是词语的语义组合性和结构的语义生成性问题。本文在生成词库论背景下,

6、考察汉语动宾结构的语义,以常用动词“听、读、写、看”和名词的搭配为例,说明动宾结构的语义生成及宾语名词存在的转喻现象。二物性角色、语义类型和组合机制生成词库理论是美国布兰代斯大学Pustejovsky教授于1991年创建的,并于1995年以专书的形式加以完善,正式宣告该理论体系的形成。正如它的名称所给我们的提示:“生成词库”强调的是词库中的词语具有动态生成性的特征,这种生成性体现在词语意义的变化之屮。Pustejovskyctal(2013:1)为生成词库论确定了如下的总体目标:“开发生成词库的目的在

7、于提供一种成分组合语义学,对源自现实语言使用中的意义进行语境调制(contextualmodulation)。”也就是说,生成词库讨论的是词语之间如何组合以及词语的意义如何在动态的语言环境下浮现出来的问题。为了解决词语的组合及意义的生成性问题,Pustejovsky(1991、1995)设计了一套词项物性结构的描写框架,主要包括四个层面的语义知识:1)构成角色(constitutiverole),描写一个物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指物体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构成或组成其他物体;2)形式角色(forma

8、lrole),描写对象在更人的认知域内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3)功用角色(tclicrole),描写对象的用途(purpose)和功能(function);4)施成角色(agentiverole),描写对象怎样形成或产生的。除了这四种物性角色之外,Pustejovsky(2001、2006、2011)、Pustejovsky&Jezek(2008)根据名词所指事物的产生动因,还将名词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1)自然类(naturaltypes),与物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