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ID:27777874

大小:10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6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_第1页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_第2页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_第3页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_第4页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陈春梅1蔡端颖2耿桂灵2吴宏1(通讯作者)(1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老年病科226001)(2南通大学护理学院226001)【摘要】通过阅读相关护理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PICC临床应用,PICC导管的禁忌症,穿刺置管方法,导管置管并发症及异常情况的预防及护理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关键词】PICC临床应用护理进展【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53-04夕卜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2、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是釆用引导针将一根由硅胶材料制成的标有刻度、能放射显影的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置入,使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植入术[1]。PICC导管在外周静脉进行穿刺,直观下置管,只有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创伤小、对血管损伤少、置留时间长(可达一年以上)、可由护士单独操作等优点。且PICC置管不受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2],为患者开辟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临床

3、上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血制品、静脉高营养、化疗等患者。木文从PICC临床应用,PICC的禁忌证,穿刺置管方法,置管的常规护理,常见并发症及其异常情况的预防护理,PICC的优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1.PICC的概述1929年,德国医生Forssman在患者的前臂肘窝处进行麻醉后、通过穿刺将一条4F的导尿管放置在靠近心脏附近的上腔静脉,导管末端位置最终通过X线定位。这项实验使Forssman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使用PICC的人。PICC技术自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作为一种营养支持途径进入市场[3],80年代

4、开始用于静脉治疗,1986年首次应用于临床,现在,己经超越苏他各种类型的长期静脉通路,成为大静脉输液的首选方式。PICC的使用仅次于紧急救护的中心静脉导管[4】。而从1996年开始,在国内也开始实施PICC置管术[5]。0前在临床应用上,PICC主要用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新生儿加护病人、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老年患者、反复输血及血制品的病人等。1.临床应用2.1在肿瘤及高营养病人中的应用肿瘤病人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临床传统的用药途径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液给药,而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破坏是

5、常见的,而且化疗周期长,传统输液方法可使血管变细、变硬、弹性下降而致穿刺闲难•,加之化疗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变性坏死吋冇发生,静脉炎发生率高达36.1%-89.5%[6],这些都是困扰和影响肿瘤化疗的重要问题。中心静脉置管术(CentralVenousCatheter,CVC)虽然能解决这麵问题,但锁骨下、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等置管因其静脉解剖复杂,操作技术难度大,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其至危及生命,使它们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局限。而PICC置管方便、操作成功率高,iL导管尖端处于上腔静脉位置,静脉血流量大,药物被迅速稀

6、释,不仅减少病人直接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明显减少了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的发生[7-8]。郭丽明[9】等通过对1770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及并发症的观察,置管成功率98.98%,63.05%的患者置管留置时间为7-30d,静脉炎发生率为3.5%,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种无痛性的治疗通路,对保证病人配合治疗,完成化疗计划起到了积极作用。对于对血管刺激性大,静脉炎发生率很高的化疗药物长春瑞宾,杨相梅[10]等通过使用PICC穿刺临床对照观察,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为5.7%

7、,外周静脉穿刺组为47%,PICC置管减轻了应用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反应给病人带来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2.2急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极低体重儿在出生后几周内无法从胃肠途径获得足够的营养,由于各种并发症的存在,常常需要输注有刺激性的药物,反复的静脉穿刺有可能引起缺氧、体温不恒定或感染,楼晓芳[11]等将PICC管应用于该类病人中,平均置管时间(19.778±7.408)d,解决了外周静脉置管固定闲难,留置时间短的问题,为治疗及能量供应提供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路。张静[12]将PICC管应用于重症监护室的病人中

8、,观察外周深静脉置管组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异同点,发现两组置管成功率大致相同,但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穿组,并发症少于锁穿组,认为PICC操作简竿,可由护士单独执行操作,当医生进行其他抢救吋,为病情重的病人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同时,PICC用于静脉内高营养与中心静脉测压都不差于锁穿组。2.3用于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治疗大面积烧伤病由于脱水、皮肤烧伤、四肢水肿、病人躁动等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