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ID:27783151

大小:83.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06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_第1页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_第2页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_第3页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_第4页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商标“碰瓷”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在当下知识产权受侵比较严重的同时,也有一部分合规经营者却备受“维权者”的欺扰。这些“维权者”精通立法规定、熟知各种行内规则,利用制度漏洞取得合法权利证书,寻机“碰瓷”敲诈勒索,以期获得不当利益。如果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那么知识产权“碰瓷”者的行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据阿里巴巴统计数据显示,XX年度阿里巴巴收到知识产权投诉商品量2000万以上,其中20多万卖家申诉成功,占投诉案件的49%。至少有20多万卖家差点被“冤枉”,涉及成交金额5亿以上。大数据还显示,1531个投诉主体发起

2、的投诉占投诉总量的%,但这1531个主体投诉被驳回的数量却占被驳回总量的80%o表明这一撮投诉方的投诉行为不成立的概率非常大,之所以呈现这一现象,阿里巴巴分析其原因正是恶意投诉即“知识产权碰瓷”所致。上述统计数字虽仅是一家电商领域的数字,但窥一斑而知全貌,知识产权“碰瓷”已不容小觑,经济越发迗的地方其危害越大,河南省作为集自贸区和航空港建设于一身的中原经济圈核心,如对知识产权碰瓷行为不加以预防和规制必将严重破坏公平竞争的经济贸易环境,影响河南省的经济建设步伐。上述統计数字涵盖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所有知识产权类型的投诉案

3、件。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就其中的商标“碰瓷”展开探究。一、商标恶意“碰瓷”的类型化分析XX年修改的商标法,对恶意抢注、滥用商标权的各种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制,通过诉讼获得“碰瓷”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一些人通过研究互联网侵权的法律适用及电商打假规则,把“碰瓷”集中转向了更易得手的电商领域。依据用以“碰瓷”权利的来源为标准可以大致将“碰瓷”归类为以下三种做法:一种是通过恶意注册的商标发送警告函敲诈;一种是伪造虚假的权利证书或授权书进行敲诈。一种是无瑕疵商标权利人针对竞争对手产品发起投诉。与前两种以获得不得收益为唯一目的不同,该类型

4、的目的本在于迫使产品下架以影响其銷量,获得赔偿不是目的;这些行为人共同的特征就是很少会在线下发起诉讼。恶意注册不当商标类型的“碰瓷”这些用来“碰瓷”的商标通常是行为人恶意抢注他人已经使用但未注册的商标,或是将各个行业的商品通用名称、描述性词汇或地名申请为注册商标,以此维权收取使用费或赔偿金。有人专门以此为业,批量注册批量投诉,逐渐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据阿里巴巴披露“破洞”、“呼啦脚蹬”、“打地鼠”等这些描述性词汇,正越来越多地被一些人恶意注册为商标。XX年超八成电商卖家遭受商标“碰瓷”主要集中在鞋服、家装和美妆领域。XX

5、年3月28日,来自某网站对电商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XX年有81%以上的商家曾遭遇注册商标持有人的恶意投诉,其中18%的商家一年内遭遇商标权人的恶意投诉多达5次以上。根据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数据识别分析统计,截至XX年3月,淘宝天猫平台收到83个“恶意商标”的投诉,累计涉及万商家的11万件商品,损失估算数百万元。已注册的这些“恶意商标”实际可投诉的商品总量近6000万件,涉及900万商家。虚构权利类型的“碰瓷”“知产流氓”中既有前述公司之类的职业“正规军”,也有散户“杂牌军”。XX年5月2日,因犯敲诈勒索罪分别获刑一年六个月、

6、有期徒刑八个月的梁氏兄弟即是此类。在XX年5月至7月间,兄弟俩利用假冒厂家注册域名建立“官网”,以商家盗用其“官网”图片为由多次发起知识产权投诉。XX年5月,受害人之一的张某发现自己网店展示的商品片,因被投诉侵权,其商品信息等链接被删除,网店损失巨大。无奈之下,张某只能缴纳5000元“授权费”,兄弟俩随即撤销投诉,张某的商品镝售链接得以恢复。短短两个月内,两人采用类似手法,利用《淘宝规则》对超过98名淘宝卖家敲诈了1000元至30000元不等的“授权费”,涉案金额超100万元,涉及16省47市。法院最终认定了其中7起案件,

7、敲诈勒索金额累计万余元。打击竞争对手管控价格类型的“碰瓷”一些企业手持真实有效的注册商标,为打击竞争对手恶意投诉,迫使对方产品下架以此影响对方销量。他们通常会委托第三方来做,比如类似“网卫”这样的第三方。他们通常选在促销季来临前投诉,目的就在于让对方商品在热销的几天里下架,至于热销过去后是否重新上架他们则不再关心。也有些经销商利用此手段管控价格。因网络销售成本低,售价比实体店低得多,经销商为了控制价格,就聘请第三方恶意投诉。XX年2月9日“阿伍淘宝店”店主进行实名举报,请求行政机关对“网卫”进行处罚。缘起他的店自XX年8月

8、开始三次被“网卫”恶意投诉为售假。实际上店里的货都是从正规渠道进来的,并能通过品牌官网的12位防伪码鉴定真伪。而在“网卫”的恶意投诉下,其店铺销量下跌超过7成,总损失上百万元。而“网卫”对其进行恶意投诉的根本目的不是维权而是帮品牌方管控价格。二、商标“碰瓷”行为的诱因分析经济诱因是根本,但仅有此因素还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