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ID:27791704

大小:167.47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6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1页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2页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3页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4页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附件6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凝血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凝血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

2、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血液进行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功能分析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凝血分析仪)。凝血分析仪依据测试方法分为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附件6凝血分析仪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凝血分析仪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凝血分析仪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

3、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血液进行凝血和抗凝、纤溶和抗纤溶功能分析的全自动或半自动凝血分析仪(以下简称凝血分析仪)。凝血分析仪依

4、据测试方法分为凝固法、发色底物法和免疫比浊法。凝血分析仪按照不同的自动化程度分为半自动凝血分析仪和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半自动凝血分析仪根据可同时检测样品的数量分为单通道和多通道。该产品的管理类别为II类,产品类代号为6840o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的要求凝血分析仪的产品名称表达方式应为:□凝血分析仪

5、_产品名称全自动或半自动(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半自动血凝分析仪一般由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数据处理、显示与打印单元等组成。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一般由自动进样单元、检测单元、控制单元、数据处理、显示与打印单元等组成。(三)产品工作原理1.凝固法:模拟生理血液凝固条件,

6、加入某种试剂,启动血液凝集反应,使样本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交联纤维蛋白,使样本发生凝固。通过连续监测此过程中反应体系所发生的光学(例如吸光度)、物理学(例如黏度)或电学(例如电流)特性变化确定反应终点,并作为纤维蛋白原的转化时间,利用这种原理测定血液样本凝固特性或纤溶特性的方法。2.发色底物法:以人工合成具有某种裂解位点的化合物(如苯丙氨酸-纟颉氨酸-精氨酰胺,Phe-Val-Arg)与产色物质结合(如对硝基苯胺一PNA)连接形成酶的特异性底物,由于待测样本中存在或反应过程中产生了有活性的酶,底物被水解并释放产色物质,使反应体系发生颜色变化,通过比色的方法检测其

7、颜色变化程度,并与酶活性或待测物含量成一定的比例关系。1.免疫比浊法:利用抗原与抗体之间特异性结合的特点,使待测物与标记有其特异性抗体的微粒结合,使得反应体系的浊度发生变化,通过检测其光强度的变化定量待测物的方法。注:企业应明确仪器所使用的方法学。(四)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凝血分析仪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预期用途为划分注册单元的依据。(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凝血分析仪根据产品自身特点适用表1中相关标准:表1相关产品标准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4793.1—2007《测量、控制和试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

8、求》GB4793.9—2013《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9部分:实验室用分析和其他目的自动和半自动设备的特殊要求》GB/T14710—2009《医用电器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GB/T18268.1—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8268.26—2010《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第26部分:特殊要求体外诊断(IVD)医疗设备》YY/T0316—2008《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YY/T0466.1—2009《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

9、要求》YY0648—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