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

ID:27797916

大小:53.62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12-06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_第1页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_第2页
资源描述:

《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浅见山东莒南八中初中庞德学一、初中学生阅读教科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新教材以“指导教法,渗透学法”的思想,在每章节内容的编排上安排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读一读”等栏目,其匠心独具、面目一新。其宗旨是设法使学生读有趣、学有法、做有得。学生读教科书括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课前读教科书属于了解教材内容,发现疑难问题;课堂读教科书则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有关知识点;课后读教科书是对前面两个环节的深化和拓展,达到对教科书内容的全面、系统的理解和掌握。通过阅读数学教科书,让学生有意识地从知识点与“文字表述通法”的角度去分析

2、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提高记忆的质量,配以教师教学中经常介绍的一些特殊解题技巧,加上在自我训练过程中经常查阅的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二、初中学生在阅读教科书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目前初中学生读数学教科书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1)不看书,数学教科书仅作为抄习题、练习之用;(2)看书,一晃而过,像看小说、连环画,不思考,不探求;(3)语文水平低,语法结构不清,读不通;(4)数学语言、数学词汇难懂,障碍多,读不懂;(5)兴趣容易转移,易受外界干扰,持久性差。三、培养初中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途径和方法1.教师引导,提出阅读要求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带领

3、阅读,分析章节内容,扫清文字障碍,难以理解的数学名词或句子,可先作一些解释。要求学生读书要做到“三到”:眼到,口到,心到。2.精心设计,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活学生自主研读数学教科书的强烈意欲的导语,使学生迫不及待地翻开书,自己去学习相关知识。在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读边想,把难点、疑点圈点勾划,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写提要,在教材上划重点(找重点),写批注,添补内容(如补图形、补步骤、扩张概念等)。师生共同解疑,解疑时重点指导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数学教科书的内容。要求学生精读、研读、有重点的读。如:读标题,要求学生细心体会,注意提

4、纲挈领地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读例题,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初步领会解题方法或把自己的解题方法与此题进行对照,使思路更明确,广阔;读插图表格吋与文字相结合,有助于更具体形象、准确地理解数学教科书内容。1.分阶段逐层提高阅读要求学生初步养成阅读惯后,可以把阅读数学教科书分成两个阶段:讲前预习,讲后阅读。讲前预习可以不用要求太高,也可指定范围,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对教师所要讲的内容大体了解,将难懂的地方用铅笔做上记号,以便教师讲授时,集中精力听讲。讲后阅读重点放在独立思考上,根据课堂讲授与书本内容两相对照,弄通、弄懂各种数学概念,该识记的定义、定理、公式、性质,就要下功夫

5、记,既要动脑又要动手,重要的难懂的定理和例子,要亲自动笔推证和演算。通过讲后阅读还搞不懂的问题再用铅笔做记号,也可请同学或老师帮助解答。当然对于初中学生,每次阅读吋间不宜过长。2.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及逻辑关系,提高阅读效果根据数学教科书的不同内容和特点,教师要帮助学生辨析数学用语、数学名词和数学符号,如“提高了”和“提高到”、“都不”和“不都”,“或”、“且”和“当”,“仅当”、“当且仅当”,“有”、“仅有”、“有且仅有”,“至少”、“至多”,“不超过”、“不低于”等等。引导学生阅读吋注意知识结构,分清定义、公理、性质、法则、定理,推论的内涵和外延,弄清逻辑

6、关系。强调学生阅读吋要注意数学教科书中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练,注意例题的格式,要求学生以数学教科书上的规范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对难懂的长句子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句子的主要成份和附加成份。还可引导学生把数学语言翻译成数学式子,或把数学式子用数学语言叙述。考试时可以适当考一些课本中的数学概念或常识,以提高学生看书的兴趣,达到督促学生阅读数学教科书和培养学生阅读d惯的0的。总之,学生的数学阅读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数学教学中要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读书”中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7、,做学习的主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