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

ID:27802078

大小:5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_第1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_第2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_第3页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王冈IJ(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泾川744300)【中图分类号】R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41-01【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63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63例(DF组),非糖尿病足100例(NDF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牛情况,分析筛选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体质指数(BMI)、纤维蛋白原(FI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

2、P)水平以及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IB、SBP、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2型糖尿病发牛糖尿病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长期控制血糖及调节血压、血脂、FIB的失衡,积极治疗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能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牛。【关键词】糖尿病足;糖尿病;危险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一2014年12月在木院治疗的T2DM患者163例,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非糖尿病足患者10

3、0例(NDF组),男64例,女36例;平均年龄(62.6±10・3)岁;糖尿病足患者63例(DF组),男39例,女24例;平均年龄(67.6±11・9)岁。1.2方法回顾性分析163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有无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1•3观察指标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BMI、血压;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血纤维蛋白原(FIB)、血尿酸(UA)、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

4、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4h尿微量清蛋白(MA)、血空腹胰岛素(FINS)及C肽;根据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断标准,评价是否存在周围神经病变(DPN)、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肾病(DN)、缺血性心脏病(IHD)及脑血管病。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用SPSS13.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近似正态分布的用(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表示,两者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5、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危险因索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冋归分析。2•结果2.1两组患者各指标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EMI、FIB.UA、HDL.C、TG、MA、FINS及C肽、HbAlc、SB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患者慢性并发症比较两组患者DPN、AS0、DN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R、高血压、IHD、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糖尿病足发病的危险因素以糖尿病足为应变量,观察指标为自变量,进行

6、多因素Logistic冋归分析,FIE、SEP、ASO、DR进入回归模型(P<0・05);而性别、病程、EMI、UA、HDL・C、LDL・C、TG、TC、MA、C肽、FINS、HbA1c、DBP、FBG、2hPG、年龄、DPN、高血压、IHD、DN、脑血管病均未进入回归模型(P>0・05)o3•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年龄较非糖尿病足患者偏人,其原因可能与老年人生理性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及随着年龄增加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如下肢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也随之大幅度增加有关。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与糖尿病足的发病0R=1.023

7、,95%C1(0.961,1.089)]无关。可见年龄不是糖尿病足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DF组与NDF组平均病程无差异,可见病程的长短与糖尿病足的发生无关。糖尿病足的发病与性别的关系,大部分学者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足患者63例,其中男39例,女24例,男女比例为1・62:1,可能因为糖尿病足病变主要侵及肢体大小血管,而雌激素有保护血管的作用,所以女性发病少于男性。也有研究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与吸烟、生活压力人和社会角色有关。糖尿病足与血糖、血脂、血压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DF组

8、的TG、HbA1c、SBP较NDF组高,HDL・C相对低,而两组的LDL・C、TC、DBP、FEG、2hPG水平无差异。可见,糖尿病足与血糖的长期控制情况相关,因长期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变窄而致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皮肤组织供血不足,肢端发生溃疡坏死;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