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论文张欣

聚合物论文张欣

ID:27833741

大小:189.5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聚合物论文张欣_第1页
聚合物论文张欣_第2页
聚合物论文张欣_第3页
聚合物论文张欣_第4页
聚合物论文张欣_第5页
资源描述:

《聚合物论文张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PAN-g-MAPEG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张欣(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116034)摘要:采用大单体技术,将马來酸聚乙二醇单酯大单体与丙烯膳进行接枝共聚,合成了以聚丙烯猜为主链、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为支链的新型接枝共聚物。通过采用DCS、步冷曲线和特性黏度测试表征了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保温性能和相对分子质量。关键i司:接枝共聚物;大单-体;固一固相变;热焙值中图分类号:TS102:TQ325.8文献标志码:APreparationandpropertiesofgraftcopolymerofpolyacrylonitrile-g・polyethyleneglycol-ma

2、leicacidmonoestermacromonomerZHANGXin(SchoolofTextileandMaterialEnginccring.DalianPolytechnicUnivcrsity,Dalian116034,China)Abstract:Anovelgraftcopolymerwassynthesizedbymacromonomertechnology,inwhichthepolyethyleneglycol-maleicacidmonoestermacromonomerwassidechainandthepolyacrylonitrilewasskeleton.

3、Thethennalproperties^thennalinsulationpropertiesandrelativemolecularweightofthegraftcopolymerwerecharacterizedbyDSC,coolingcurveandintrinsicviscosity・Keywords:graftcopolymer;macromonomer;solid-solidphasechange;thermalenthalpyo引言近儿十年来高分子材料的发展有了很大的突破,大量新型的接枝共聚物不断被合成并迅速地商业化。大单体技术为接枝共聚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大单

4、体技术即大分子单体和小分子单体共聚,形成大分子单体为支链小分子共单体的聚合链为主链的接枝共聚物[l-2]o借助这一方法制备接枝共聚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5],但是利用此方法制备大单体一聚丙烯睛接枝物却鲜有报道。本文采用大单体技术,将具有高相变熔值的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大单体与聚丙烯睛接枝共聚,合成以聚丙烯睛为主链、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为支链具有高相变热焰值的接枝共聚物,旨在为相变领域提供一种新型的有参考价值的固一固相变材。1实验1.1主要原料与试剂马来酸酎(MA),分析纯,天津博迪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聚乙二醇(PEG)4000,化学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丙烯購(AN),分析纯,天

5、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过硫酸钾,分析纯,天津市东方化工厂;对甲苯磺酸,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二氯甲烷,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瞇,分析纯,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1.2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一聚丙烯膳接枝共聚物的制备首先将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4000)在80C下熔融至无色溶液,加入马来酸闭:机械搅拌大连工业大学学报(聚乙二醇与马來酸酹的摩尔比为1:1:2),二者大连工业大学学报JournalofDalianPolytechnicUniversityl八一MAPEG/•JPAN-g-MAPEG相溶后,加入催化剂对甲

6、苯磺酸(总质量的1%),升温至100°C,保持此温度反应6h,停止加热,得到橙色黏稠液体,洗涤过滤,得到马来酸聚乙二醇单酯大单体(MAPEG)。将制得的MAPEG大单体用水溶解,制成均一溶液,向溶液屮加入引发剂(总质量的1%),升温至反应温度后开始向溶液屮滴加丙烯腊单体(大单体与丙烯睛的质量比为1:1),并用氮气吹扫体系,反应一段时间后生成乳白色粉状沉淀物,将沉淀物经过洗涤、过滤、干燥后即得到以PAN为主链、MAPEG为支链的接枝共聚物PAN-g-MAPEGo1.3红外光谱测试(FTIR)将洗涤干燥后的MAPEG和PAN-g-MAPEG制成粉末,収少量与漠化钾晶体混合均匀压片,然后采用美国

7、PerkingElmer公司产SpecteumOne-B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记录红外吸收光谱图。1.4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测试(DSC)采用徳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产DSC200F3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样品进行测试,升温速率为10°C/min,温度范围为0〜100°Co1.5保温性能测试用步冷曲线表征样品的保温性能,步冷曲线采用杭州微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产WS-TTIMPRO型数字温度记录仪进行测试,温度记录范围为70〜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