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

ID:27841362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6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_第1页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_第2页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_第3页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的能力影响研究荣海艳(湖南省马王堆医院呼吸内科湖南K:沙410016)【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对骨折术后患者自理能力的影响和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木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骨外科骨折患者11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骨折专科系统护理。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术后与入院时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叫评定显示,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专业系统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自理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适宜临床推广和应用。【关键词】护理模式骨折自理能力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

3、-1752(2014)19-0317-02骨折是指因为外伤或病理等因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患者表现为骨折部位出现局限性疼痛或压痛,局部肿胀并出现瘀斑,肢体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完全性骨折甚至会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1]。木院2012年4只〜2013年4月期间对58例骨折术后实施专科护理措施,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75例,女性患者41例,年龄24〜69岁,平均(44.5&PlUSmn;5.5)岁。均进行手术治疗。骨折部位:上肢骨折27例,下肢骨折42例,骨盆骨折21例,其他部位

4、骨折26例;骨折类型:稳定性骨折74例,不稳定性骨折42例。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部位、骨折类型及病情程度等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专科系统护理。1.3判定标准1.3.1运动功能评定[2]采用FuglMeyer量表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包括运动、疼痛及活动度3个方面,其中上肢功能33项,共计66分,下肢功能17项,共计34分,总积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功能越好,越低表示功能越差。1

5、.3.2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定[3】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极严重功能缺陷为0〜20分;严重功能缺陷为25〜45分,中度功能缺陷为50〜70分;轻度功能缺陷为75〜95分;无功能缺陷,日常生活可自理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以均数&plUSmn;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护理措施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病情观察、体位护理、饮食管理以及骨折疼痛

6、护理等措施,并对患者进行收理疏导,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实施专科系统护理,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2.2.1切口护理观察切U有无滲血、渗液,敷料应妥善固定,保持敷料完整,操作吋防止脱落。敷料出现渗液者,应立即更换,防止发生切口感染。出现血性渗出时应立即通知医师处理。2.2.2疼痛护理术后初期可给予冰袋冷敷、毛巾热敷及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症状。必要吋可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2.2.3康复护理鼓励患者早期康复锻练,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2.2.3.1早期(术后1〜

7、3周)术后患肢保持功能位,保证休息和睡眠,以保证体力。术后1周幵始协助患者进行小范围被动运动、患肢按摩等,促进功能恢复。2.23.2中期(术后4〜6周)术后4周在被动训练同吋,开始进行主动锻炼,方法包括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关节屈伸运动等,运动量应循序见进,避免关节损伤。2.2.33晚期(术后7〜9周)术后7〜9周内可开始负重训练以及进行关节屈伸和旋转等[4]3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吋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与入院吋评分比较,差异均具奋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

8、意义(P<0.05)o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定显示,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与入院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