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

ID:278869

大小:72.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07-17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_第1页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_第2页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_第3页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_第4页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专题概要中国古代教育文化的发展专题,主要涉及到中国古代教育、古代史学、古代文学、古代艺术、古代体育等传统文化。通过本专题的学习,熟悉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具备基本的人文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学全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概况1.春秋: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他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实质是举贤的思想;他的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才兼备的人才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2.秦

2、汉:①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用统一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②汉武帝创建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起中国封建官学制度。③东汉灵帝创建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鸿都门学。那时私学得到普遍承认并与官学互为补充。④伴随学校的发展,《急就篇》等一批蒙学教材问世。⑤董仲舒、郑玄是汉代著名的教育家。3.三国两晋南北朝:官学时兴时废,私学成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家庭教育倍受重视。②少数民族和落后地区教育同时起步。儒、玄、道、佛各类学派共占教育殿堂。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了当时上层社会的家庭教育概貌。4.隋唐:太宗、玄宗重视发展教育。官方在京师办有国子

3、学、太学,在地方办有州学、县学等,学生主要学习儒家经典。②专科学校开始建立,如律学、书学、算学等。③除官学外,私人聚徒讲学也很盛行。5.两宋:由于印刷术的普及等原因,宋代教育超过前代,学校制更加完备。②私人讲学的书院在北宋时兴起,南宋时大盛,有书院20余所。朱熹以白鹿洞书院作为研讨系统阐述了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比较真实地反映、传布经学、教育的中心,培养学生几千人,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等。6.明朝:中央官学初名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学生称监生,地方有府、州、县学。明中期以来,书院较兴盛。7.清朝:沿袭明制,书院逐渐成为官办学校。二、

4、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概况1、春秋:《春秋》相传由孔子编订,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是夏商周三代一些历史文献和传说资料的汇编,相传也由孔子编订。152、两汉:①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叙述了黄帝至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②东汉班固的《汉书》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叙述了西汉一代的历史。3、三国两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仅撰写晋史一项就有20多家。刘宋范晔的《后汉书》和魏晋时人陈寿的《三国志》,编撰水平最高,被后人列入“前四史”。4、唐朝:我国开始确立官修正史的制度,修史规模超过前代。突出成就有史学家刘知几撰写的《史通

5、》,这是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著作;还有史学家杜佑撰写的《通典》,这是我国第一部典章制度通史。5、两宋:①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上起战国,下至五代,记述了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②南宋袁枢编撰的《通鉴纪事本末》,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该书的特点是将编年与纪传两种体例合而为一,开创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新体例。③《通志》南宋郑樵著;《文献通考》宋末元初马端临著。是继唐代杜佑《通典》之后重要的典章制度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是中国史学领域中开创的新体例。三、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诗词(1)春秋:

6、相传由孔子编订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0多篇,绝大部分是西周到春秋的诗歌。(2)战国: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利用民间歌谣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辞体”,代表作《离骚》。(3)两汉:乐府诗流行。以《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4)三国:“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和蔡琰的《悲愤诗》等。(5)东晋:陶潜是这一时期著名诗人,田园诗的鼻祖,代表作有《归园田居》、《归去来辞》等。名作《桃花园》诗和诗序《桃花园记》,反映他对黑暗现实不满。(6)南北朝:乐府诗最为流行。南方民歌代表作有《采桑度

7、》、《子夜歌》;北方民歌有名的有《敕勒歌》、《木兰辞》。15(7)唐朝:①初唐:诗人有王勃、陈子昂等,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先驱。②盛唐:诗歌成就最大,诗人辈出。山水田园诗人有孟浩然、王维,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其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成就最高。李白的《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的“三吏”、“三别”等都是千古绝唱。③中唐:诗坛倡导诗歌要反映生活,白居易的讽谕诗《新乐府》50首,是这类诗的代表。④晚唐:诗人杜牧、李商隐,别创新格。他们的咏史诗感人至深。(8)五代:南唐后主李煜是五代时期最杰出的词人。(9)两宋:▲词:①苏轼对词的发展

8、有突出贡献。他拓展了词的内容,着重表达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给词注入强劲的生命力。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创始者和主要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②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