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

ID:27922858

大小:7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_第1页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_第2页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_第3页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_第4页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管政军黑龙江省宝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55600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柴胡疏肝散在中医内科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笔者选取2013年1月一2014年6月慢性胃炎患者84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叼丁琳与维酶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釆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分別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护(P<0.05)o结论:中药柴胡疏肝散

2、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在主要症状疗效方面,中医证候积分疗效方面及胃镜病理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丙药对症治疗。治疗后随仿证实中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复发率明显低于丙药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关键词: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柴胡疏肝散;中医治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对健康也有更高的要求。人们渐渐的意识到丙药的治疗对身体的伤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医和中药在疾病医治中的根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sup

3、erficialgastritis,CSG)是胃黏膜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导致的非萎缩性慢性炎症性病变。木病病程较长、病因较复杂,且可反复性发作,难以治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2013年1月一2014年6月以来,在中医部门诊就诊,并被纳入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研究患者井8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男18例,女24例;年龄20—65岁;病程3个月一10年。对照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21—65岁,病程3个月一10年。两组基线资料,如病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

4、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1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吗丁啉与维酶素进行治疗,吗丁啉10mg口服,3次/山维酶素片0.8gl_l服,3次沮,三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进行治疗:药物组成为党参15g,柴胡、白芍、赤芍、半夏、白术各12g,积壳、川芍、黄莲、川械子各99,炙甘草69。如果患者气虚严重加入黄茂;若患者胃阴小足加入百合、麦冬、沙参;若患者血疲症状严重加入五灵脂、蒲黄、丹参;若患者泛酸严重加入乌贼骨、吴茱萸若患者腹胀严重加入青皮、香概、佛手;若患者有食积

5、症状加入焦三仙。日一剂,用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三个月为一疗程。1.2.2中医辨证标准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此研究纳入肝胃不和型患者,其辨证标准具体如下:(1)主症:①胃肮疼痛;②肮腹胀满;③暖气;④嘈杂泛酸;⑤纳呆少食。(2)次症:①痛窜两胁或情志不畅时加重;②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③胆汁反流;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3)症候确定:具备主症两项2项加次症1项或主症第一项加次症两项。1.3疗效评价标准参考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深圳),采用尼莫地平

6、法计算,疗效指数一(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10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虽,疗效指数<30%。痊愈: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黏膜慢性炎症好转明显,己达轻度;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萎缩消失。显效:患者的主要体征及临床症

7、状明显好转;经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黏膜慢性炎症好转;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腺体蒌缩恢复正常或者减轻达2个级度。有效:患者的体征、临床症状减轻;经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薪膜慢性炎症面积缩小50%以上;经病理学检查,结果提示慢性炎症减轻达1个级度以上。无效:没有达到上述的有效指标,或者患者病情恶化,总有效=痊愈十显效十有效。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8、意义。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3.讨论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与脾互为表里胃宜降则和;脾主运化、升清和统血,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脾宜升则健,,二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柴胡奋疏引解郁等功能,常针对治疗引郁气滞,凡冇引气郁结,都可应用其子以调解。在治疗中,要注意气血阴阳调节,尤其要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用药吋可视患者的表现,加减药量,才能够发挥此药治疗病症的效果。0前慢性胃炎主要是根据胃镜下表现及病理结果进行分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