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

ID:27939449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高中音乐课审美能力的培养♦王静山东省昌邑市文化学校261300音乐是人的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一、创设音乐情境,提升审美乐感乐感是一种不可用标准来衡量、难以用理论来归纳的音乐感知能力。在审美体验中,乐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其不仅仅是从音乐展现中提取到的感悟,也是自身对音乐的木能直觉和灵感。拥有敏锐的乐感,才能对音乐审美方向判断准确,抓住重心,而乐感的激发通

2、常通过创设情境来实施。通过情境创设,能够让音乐感官更全面、更深入地融合,拓展联想,建立灵感审美。例如,在高中音乐鉴赏《彩云追月》的学习中,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个情境:清幽如水的夜幕下,朦胧月光周围环绕着大片彩云,风起云变,月光时隐时现,夜色令人沉醉;另一个情境则是月下的女子遥望远方,脸上充满温暖而期盼的神情。教师让学生们一边体味情境一边用心聆听这首著名的中国民族管弦乐曲。情、境、感官的合一让学生们各有思量,感悟到了乐曲灵动、愉悦的情绪,品味出了曲境的超脱雅致。二、重视人文渗入,丰富审美情感音乐元素看似简单,实则综合广阔,它不仅仅是音符的构成,从音乐审美角度来说,深层

3、次的审美内涵往往囊括了更丰富的元素,人文元素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没有人文深度的音乐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音乐,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离不开人文渗入。学生可以通过历史、风俗、精祌等丰富的人文了解充实乐曲印象,并从中提取音乐情感,由感而思、由心而发地进行艺术赏析。例如,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敦煌梦(选段)》的教学时,教师向学生们讲述了舞剧《敦煌梦》的创作背景,尤其是选段《伎乐天》中冇着千年传说的“香音之神”的来历、地域、服饰、乐器,并扩展到敦煌文化千年来的艺术价值。在神秘、辉煌、优雅的音乐中,学生们纷纷形容感受到了香烟袅袅、飞天乐舞的佛国幻境,更有不少学生将音乐与我国博大

4、精深的音乐艺术联系在了一起。三、开展音乐活动,强化审美实践音乐学d最终要走向实践,感官和思维需要真实的体验。开展音乐活动就是要让学生们不仅拥有审美意识,而且能够运用审美能力,让审美不再只是单一的学习感受,而是成为学习、创新的工具。1.应用性活动音乐活动有着丰富的形式以及灵活的方式,它最人的特点就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没有任务的压力,而是体验的轻松。对于审美教学来说,最直接的启发就是应用性活动,也就是将审美知识以学生们熟悉、便于实施的形式以活动表现出来,让学生们能够冇明确的审美方向,从而在活动参与中快速应用,加深印象,巩固所感。在实施中,教师要选择符合大众审美标

5、准、情感充沛的教材资源。例如,在学〉」高中音乐鉴赏《崇高美与欢乐美》单元时,教师组织学生们展开了“音乐美的大比拼”活动,让学生们分为两组,各代表崇高美、欢乐美,让两组学生分别收集资料,包括乐器、意境、旋律特点、精神内涵、名作等,从综合审美的角度表现各自的美。学生们积极性非常高,充分体现了审美意识,从各个角度去寻求艺术的新高度,除了课本曲0,还收集了《土耳其进行曲》、《步步高》等音乐资料。2.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活动相对于应用性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更加开放的发挥空间,对学生的限制、要求更少,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更高。如此的形式如同教师把指挥棒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音

6、乐审美力,自由打造独具个性审美的咅乐创新活动。咅乐创新需要审美能力的支持,而审美能力也需要创新思维的启发,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计吸引力十足的活动。例如,在高中音乐《和未来有约》的学中,教师安排了分组表演的创造性活动,让学生们当编导,从歌曲演唱分配、舞蹈配合到道具准备等都由学生自己设计。学生们不约而同地运用歌曲中的青春、希望、生命和爱的审美内涵,并充分消化歌曲的通俗流行旋律,展示出了各具特色的表演效果。奋的小组朝气蓬勃、载歌载舞;有的小组加入了诗歌旁白,令人惊喜。每一个活动环节,学生们的审美感知都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四、总结总之,音乐

7、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我们要应用一切美的手段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与创造美,塑造美的心灵和美的人格,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力争做到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