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

ID:27953219

大小:104.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2-07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_第1页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_第2页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_第3页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_第4页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区域发展专题复习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区域发展专题第一章中国当前经济发展概说一、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度发展•主要表现在:1.GDP年均增长率近10%。2.重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3.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4.人口平均期望寿命上升到71岁左右。经济增长的首要原因是改革开放•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位,从2004年起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从1993年起,我国已连续14年成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截至2006年末,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59万户。•1978年进出口总额2

2、06.4亿美元,外汇储备1.67亿美元;2012年分别为3.87万亿美元,3.3116万亿美元。外贸依存度就是一定时期内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该指标通常反映一国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我国目前外贸依存度是否合理?n我国外贸依存度提高,与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趋势大体上是吻合的。所以是在合理的限度内。n二战后,世界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趋密切;上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跨国投资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各种资源,成为带动世界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国际贸易增长速度几乎是世界经济增

3、速的2倍,全世界平均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n1960年,全球进出口与经济总量的比率为25.4%,1970年提高到27.9%,1990年升至38.7%,2003年已接近45%。据世界银行对未来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预测,估计到2015年这一比率可能上升到60%以上。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对外贸易阶段划分1.以贸易逆差为主阶段(1981-1989)2.较小贸易顺差阶段(1990-1996)3.较大贸易顺差阶段(1997-)二、关于经济发展速度的理论•(一)工业化与经济发展速度•(二)技术发展阶段性与经济发展速度•(三)结

4、构转型与经济发展速度•(四)赶超效应技术发展阶段性与经济发展速度•按工业化的产业部门分,工业化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手工业阶段,发展速度缓慢;(2)采掘工业和轻工业阶段,发展速度加快;(3)基础原材料工业阶段和一般制造业阶段,发展速度快;(4)以电子工业为主的新兴产业阶段,一般称为后工业化阶段,发展速度又趋于缓慢;由于经济规模的基础巨大,发展的绝对量相当可观。“康德拉季耶夫—熊彼得学说”关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周期划分:n第一周期从1787年到1842年,以蒸汽机和纺织机为主;n第二周期从1843年到1

5、897年,以铁路和炼钢技术为主;n第三周期从1898年到1950年,以电、汽车、无线电和飞机技术为主;n第四个周期从1951年到现在,以塑料、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为主。技术进步是经济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n第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每一个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可以满足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消费。n第二,农业技术进步加速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分工。n第三,技术进步改变了工业的原料结构。n第四,由于技术进步,生活水平提高,劳动时间缩短,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食物在消费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对教育、艺术、旅游

6、等精神和文化生活方面的需求增加。.页脚.....恩格尔系数n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得出的比例数,是表示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n食物支出金额恩格尔系数=───────总支出金额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联合国颁布的恩格尔系数分级:富裕:20%以下,富裕:20-40%;小康:40-50%;温饱:50-59%;绝对贫困:59以上。•近年来,出现体验经济(experienceeconomy)概念,把消费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农业经济阶段;二是工业经济阶段;三是服务经济阶段;四

7、是体验经济阶段。我国第三产业不但比发达国家落后,而且比同等水平的发展中国家落后,原因主要是受体制影响:服务业不少受政府控制,进入市场的水准低。如部分农场品由国家统购调拨,公共服务、邮电运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也受国家控制。服务业的社会化程度低,不少服务业的活动没有从一、二产业中剥离。近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增长点:近期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增长点:①文化知识产业,包括科研教育、信息咨询、文艺出版、新闻传媒;②以住宅为中心的房地产业和社区服务业;③旅游、休闲、保健、疗养事业;④金融保险业。(四)赶超效应•工业

8、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赶超时,往往能够取得比早期工业化国家更高的发展速度,这一现象称[赶超效应]。赶超效应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下列四个:Ø赶超国家可以从早期工业化国家引进“知识”,采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经营管理手段,节省探索时间,可以引进资金和人才。Ø赶超的国家在经济上有补课任务。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中四个阶段的代表性工业同时发展,形成百废待兴的局面。Ø赶超国家可以轻装前进,没有陈旧设备的负担。Ø赶超国家劳动力、土地等资源相对丰富、低廉,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